天狗星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中说过:“你越阅读,你越是站在人类知识的巅峰,望尽天涯路,你才会发现我是如此的渺小,我只是看到了知识的惊鸿一瞥,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样才可以遏制你内心的知识优越感,才能让你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不断地丰富你的内心,让你抵制外界的浮华、外界的虚荣。”
然而,现代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高效阅读,原因在于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
许多人一提到读书,就说自己没时间。其实,你只要想读书,就一定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所谓没时间,只能说明这件事在你心里不重要。如果没有整块的阅读时间,那么你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读书。
找到读书时间后,你还需要正确的读书方法。今天和大家分享「六大读书法」:正常阅读、快速阅读、精细阅读、主题阅读、复习阅读和暂停阅读。
1.正常阅读
所谓正常阅读,就是一字一句地阅读,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这是你我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在修炼的技能。
如果你读到书的第一章,便觉得自己非常喜欢这本书,那么你可以用正常阅读法。在正常阅读时,你可以放任自己,沉浸于书海之中,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
比如,有些人读季美林先生的散文,特别认同作者的观点,一个字也舍不得放过,此时就适合采用正常阅读法。
小说、散文、诗歌比较适合用正常阅读法。这时,请放下你的功利之心,充分沉浸于心流之中,享受做“无用之事”的美好。
2.快速阅读
所谓快速阅读,即用快进的方式读书,就像追刷的倍速观看一样。快速阅读让你觉得非常过瘾,充满阅读的成就感。
若使用该方法,你最快可以 30分钟读完一本书。如果你此前从未接触过快速阅读,那么在第一次尝试时,大概会用2小时读完一本书。
这么神奇的快速阅读法,适用于所有的书吗?并不是。快速阅读法只适用于 〝实用类图书”,即讲方法论的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时间管理7堂课》等,这是由这类书的行文结构所决定的。
最后强调一下,快速阅读虽然有神奇的效果,能让人成就感爆棚,但快速阅读只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比如开车、游泳、写作等,都需要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你需要经过刻意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在你还没能 30分钟读完一本书前,请给自己一个成长的过程。切记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心急。
3. 精细阅读
所谓精细阅读就是逐字阅读,反复品味。你非常喜欢的经典好书,需要非常认真、一字一句地读,并且一边读一边思考,也可以做笔记或批注。好书值得你读 10 遍以上。
坚持阅读经典,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可以帮我们走出平庸与傲慢。比如,我特别喜欢稻盛和夫的一本书《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在读这本书时,我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他说的那句“—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打动了我。
我已经把这本书反复读了10遍以上。创业路上,每当遇见困难、感到迷茫之时,我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能量。
你可以列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经典书单,每年读一遍。这些书常读常新,会给你持续的灵感和无穷的能量。
4.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阅读。这是一种常用的用于解锁某一领域知识的学习方法。主题阅读,既能帮新手解锁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也能帮一个人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比如,稻盛和夫作为日本“经营之圣”,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如果你对他的经营哲学非常感兴趣,你可以搜集与他相关的图书,进行主题阅读。在豆瓣上输入“稻盛和夫” 搜索会发现有数十本与他相关的书。你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和豆瓣评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
当然,如果你身边就有某个领域的高手,那么可以直接找他请教,让他帮忙推荐一些书。
5. 复习阅读
所谓复习阅读,就是当你读完一本书后,不要立即把书收入书柜、束之高阁,而应该先复习书的主要内容,即你所记的读书笔记后,再将书收入书柜。
很多人希望读完一本书就可以记住书的所有内容。但是,遗忘是不可避免的,谁也不可能读完一遍就记住书的所有内容。因此,读书后要及时复习,以应对读完就忘的问题。
6.暂停阅读
所谓暂停阅读,就是在读一本书时,你如果实在觉得吃力、读不下去,可以先把书放一阵再读。
为什么暂停阅读呢?因为这本书的知识范围可能远远超出你现有的认知水平。但过了一段时间,当你的认知得到提升、理解力得到提升之后,再读这本书,你可能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比如,对于管理类书籍,有些朋友反馈,虽然他们仰慕作者的才华,也很有兴趣,但在读此类书时觉得十分吃力。其实,这可能是由于你本身缺乏管理经验,因而有些理解不透这类书,这很正常。此时,你无需勉强,干脆放过自己,暂停阅读。来日等你站在人生的更高处时,再读此书,也许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个朋友曾问查理芒格:“如果感受不到阅读本书的喜悦,该怎么办?”他得到了芒格式的回答:没关系,请把这本书赠给更有智慧的人。”
陈平原说过,如果过了若千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別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而读书让我们更加觉得自己无知。在不断读书、打破无知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只有读书人才懂的隐秘的快乐。
本文摘自《有效学习:7步打造个人知识管理闭环》。本书作者格格结合多年线上、线下实践经验,提炼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关键“7步”即明确目标、知识输入、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知识应用和复盘迭代,帮你即学即懂、即会即用,从此学习有方向、有方法。
责编:
审核:于琳琳
责编: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