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星球
参考图书《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作者黄玉玲,资深心理咨询师,已出版《你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提起“讨好型人格”,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女主角松子,因为从小得不到父亲的爱,长大后一直活在压抑、缺爱、父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下。她虽然美丽善良,但是却始终把自己当作男性的附庸,认为自己只有获得男性的爱与认可,才是完整的、幸福的。这种精神上的不独立和依附,带来的结果就是无论她多努力,都无法获得幸福。松子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她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
「讨好型人格」大多不怎么快乐,对他们而言,获得快乐的能力似乎快消失了。小孩们天然拥有快乐,一些成年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不会快乐了,他们快乐的通道被封住了,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情感给堵住了。
黄玉玲老师在新书《不再讨好》中写道,几年前,有一个来访者,她一到咨询室就说:“我的一切都很好,我家庭幸福,经济条件还不错,有房子,有工作,有孩子。而且,看起来得到这些都很顺利。”
“你一切都很好,为什么要来咨询呢?”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来。”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忧伤。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咨询,在意识层面,她说不出来,但她的无意识知道答案:她想来面对自己,探索自己。
“虽然你说一切都很好,但是你好像并不快乐。”她愣住了,随即像是被什么东西砸中了一样,不说话了,眼泪慢慢滑落。
她说,她什么都听父母的,学琴、考学校、进单位、结婚、
生孩子,每一步,看起来都很好,但她越来越厌倦这样的生活。常人难以理解,像她这样顺风顺水的女孩,怎么会这么“矫情”。
其实这不是矫情。如果你能进人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都有其原因。这位女士之所以越来越厌倦自己的生活,是因为她从来不觉得她是为自己而活。在人生的重大事情上,她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可言,她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早被设计好了路线,只要照着走就好了。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想发脾气,而且这种冲动愈发强烈。她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儿,就是感觉不舒服。
她不快乐。是的,在别人看来,她拥有美好的生活,可是她不快乐!她失去了什么呢?她失去了自由快乐的童年,失去了冒险精神,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自由意志。
一个什么事情都听从父母意见的人,要想找回自己,真的不容易。但是,她决心要找到自己,不想这样过完后半生。坚定的决定本身就带有信心的力量,这对她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在一起又走过了三年,直到她觉得自己可以离开,这段咨询才结束。
那个时候,她已经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向,也很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她会遇到困难,但她也有应对困难的能力。
她专业能力出众,又被单位器重。她感觉很好,但这个时候的好,不再是之前别人都说她很好的那种好,而是和她自己有很深的连接、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走的那种好。她走得比以前稳健多了。
她做了什么呢?她来的时候,很忧伤,为她那些无法言说的失去。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哀悼她的失去。她经常哭,非常悲伤,感觉自己无能为力,感觉到不听话时的恐惧。她也会愤怒,对单位领导、对自己的父母、对同事,包括对我。但她非常勇敢,所谓“过往不念”,一定是她走过了哀悼期,才接受了那些丧失。
应对哀悼需要时间,时间既让我们绝望,也给我们希望,时间会慢慢抚平创伤。这里有6个关键点助你过好往后余生。
01
我允许自己难过
请让我们用仁慈的心对自己说:“我允许自己难过。”
在经历了那么多丧失后,我们已经非常难过了,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允许自己难过。不管你正在经历哀悼的哪个阶段(否认、愤怒、哀伤、接受),都请允许自己充分地经历它们。
否认是非常正常的。对所有人来说,丧失都是痛苦的,人们防御痛苦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否认。
残酷的真相与事实让人想逃避。即便你第一时间就否认也很正常。就我了解到的人而言,面对丧失,第一时间不否认的极少,大概每个人都会否认,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的人可能会否认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接受了事实,有的人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极端一些的,甚至要用一生去否认。
否认的时候,人会自责,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导致了这一切,也可能会责怪别人,觉得是别人干的坏事。不管是哪一种,底层逻辑都是对逃离痛苦的渴求。
一个人如果力量足够强大,就没有必要逃离,自然会选择面对。很多人会对自己和他人抱有非凡的幻想,觉得人不可以在痛苦面前退缩,因为大家都希望自己拥有力量,但作为人,我们总有脆弱的时候,不能要求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勇猛无比。
有非凡幻想的时候恰恰也是我们脆弱的时候。请把我们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当作一个人,以仁慈之心,允许自己和他人脆弱,允许自己和他人否认事实。当“不可能,为什么会这样”的感觉产生时,不要评判,不要增加责备的枷锁。
同样,当你愤怒、悲伤时,也请允许自己愤怒、悲伤,不要强迫自己马上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因为这真的需要时间。
02
尊重已经发生的事实
已经发生的事是事实,值得被尊重。偶尔逃避事实是正常的,但如果逃避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影响了你的生活,请用一种有力量的方式告诉自己:“我不会再逃避,我尊重已经发生的事实。”
人们会用指责来对抗事实,比如,你为了讨好别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事情的结果让你感觉难以承受,于是你将责任向外转移,这是一种防御痛苦的方式。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心的痛苦,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当你指责自己或他人时,请尊重这种指责,同时让它停下来。指责是把刀,伤人伤己。
指责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指责他人,认为他人要为事情承担全部责任,所以想通过批评的方式让对方难受,以缓解自己的痛苦;第二种是指责自己,内在的自我分裂出两个不同的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傲、完美的自我会指责那个不够有能力的、搞砸了的自我。
这两种方式,一种向外攻击,另一种向内攻击。但不管朝向哪里,指责都会加重人们内心的罪恶感,也会削弱自己的力量。
因为在哀悼的过程中,内疚与指责是反复出现、互相伴随的。在愤怒的指责之后,许多人会感到非常内疚,觉得不应该那样指责别人。内疚是一种令人非常难受的情感体验,其中包含自己没有做好、没有尽责的体验,甚至还有因自己伤害了别人而产生的悔恨。内疚的痛苦,同样让人想逃避,于是内疚会再次转化为愤怒的指责,从而形成“内疚—指责—内疚”的循环。
我们需要看到自己使用了哪些方法来逃离痛苦,需要了解自己出现了哪些情绪。在这里,我们可以调动均匀悬浮注意,观察这一切。如果你觉察到指责,不要评判,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请尊重它。
请尝试用温柔的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你可以对它说:“我看见你了。来,请坐到我旁边来。”
03
我是有力量的
当你进入情绪的中心去体验情绪时,请不要逃避和对抗,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是有力量的。”当你否认事实的时候,试着思考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尽可能去直面它们。
你是有力量的,请继续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允许这些感受的存在,给它们足够的空间,不要急着让它们消失,或者一定要它们彻底消失,让它们待在那里就可以了。让这些情绪流经你的身体、你内在的心智空间,直到它们慢慢地离开。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一个情绪抛物线。最开始,情绪激昂地发生、上扬,到达顶点,然后慢慢地变弱,直到回归平稳。许多人体验过这样的情绪过程之后,对情绪的恐惧感开始降低,且由于对整个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内在的失控感也减轻了,相应地,自己的控制感也在增强。
每当你陷入情绪时,你都可以静静地体会这些感受的存在,感受有力量的自己。
04
我是安全的
说出你的故事,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并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
写下自己的故事就是与心灵在对话,你可以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地写。写是一种表达,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整理。写完,你还可以说出你的故事。
不要惧怕说出自己的故事。人类是高级的情感动物,有情感连接的需要。找到可以倾听你的朋友、咨询师,或者加入一个安全的团体,找到值得信赖的人听我们的故事,我们的痛苦就会被分担。
只要别人愿意倾听、能让你感觉安全,你就可以向他们倾诉,和他们讲讲事情的发生、经过及结果。有人倾听你,便是在你和他之间创建了一个承载情绪、安放痛苦的空间。
05
我有能力告别
我们可以给自己举行一个告别的仪式,用一个肯定的句式给自己信心。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告别”或者把这句话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对着镜子念出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自己的故事被一遍又一遍地诉说时,我们的情绪便会随之流淌。在关系的滋养下,在自我成长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慢慢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再提到它们的时候,情绪也不会那么激动了。这也意味着,一段哀悼的历程即将结束。
有些人并不需要仪式,而对有些人来说,仪式很重要,甚至需要多次重复仪式。在我的经验里,告别的仪式会帮助我们缩短哀悼的历程,因为告别仪式其实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告知: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它已经过去了。
你可以为自己的告别仪式做一些创造性的准备:一个告别的礼物、一段特定的时间以及对你来说很舒服的空间等。这些都是告别仪式的一部分。一些人会选择在旅行时进行这个仪式,比如在某个神秘的小岛、某个有纪念意义的小屋。每个人采取的方式都不一样,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能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就行。
黄玉玲老师在新书《不再讨好》中写到,有个女孩去草原用石头和小花摆了一个烟花造型,纪念过去的一段恋情。她和那个男孩在草原相遇,并迅速进入相互折磨的关系模式:女孩子习惯讨好,男孩子过度入侵和控制,最终这段关系以男孩的背叛结束。这个女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接受,她痛恨男孩的背叛,更痛恨自己的卑微讨好。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她一度难受到无法工作,但她一步一步挺了过来。她去旅行,还参加了一些社会团体、心理成长工作坊,并开始精进自己的英文,后来她得到一个深造的机会。
当她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时,才发现自己当年是多么的脆弱与幼稚。在学习深造的一年里,她修复了自己。
回国后,她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他们相遇的草原,她在那里用小花和石头摆了一个烟花的造型。她说,自己曾那样用力地绽放,是这段关系让她真正开始面对自己,而现在,她找到了自己,也走了出来。
这个仪式让她真正与那段经历告别。至此,过往留在过往,她走向未来。
06
我可以继续往前走
请用肯定的句式告诉自己:“我可以继续往前走。”
哀悼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阶段。人在很伤心的时候,是做不了什么事情的。但是如前所说,情绪像一条抛物线,当它得到充分的允许、表达时,会回落到正常范围。在内心相对平静的时候,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虽然难免会触景生情、难过悲伤,但这些都会过去,日子还要继续过。
一个积极的鼓励会让我们看到希望,也会让我们更有信心。
既往失去的那些再也回不来,而我们从那里收获了很多教训与人生道理,知道了自己的局限,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这些会丰富我们的内在,让我们内在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你内心有空间容纳这样的肯定力量,就请多鼓励自己。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可以向身边信得过的人、理解你的人寻求协助,请他们定期给你鼓励。但不要让鼓励变成一种负担,请自己把握节奏。
带着伤痛往前走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才走下一步的。即便我们仍有恐惧,仍会焦虑,仍会伤心,仍会愤怒,我们仍然可以积极地投身于与事物的连接去看看周围,感受事物的线条、光泽、颜色;去体验连接的感觉;去勇敢地碰触。
温尼科特说过:“创造性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使个体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会失去,会痛苦,但我们也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重新创造。创造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有力量,有意义,有希望。
文章摘自新书《不再讨好:做安稳强大的自己》
作者:黄玉玲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本书从5组情感反应入手,精准深刻地描述了讨好型人格会经历的各种感受,由此,从5组维度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关系模式,由内而外,带你学会找回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本不该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活。
责编:
审核:于琳琳
责编: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