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文体
首页>山东频道>文体

揭密中国古画之玄机,欢迎来到观复猫穿越小课堂

2022

10/08
来源:

女编辑

作者:

手机查看

  提起中国画,大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挥墨铺就浓淡相宜,群山重叠青松环绕的山水画图景。

  中国古人忘忧于山水之间,醉情于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在流传下来的无数千古佳作中我们至今能够从古人画中得以窥见天地万物有灵背后凝结的天人合一思想韵味。

  相比之下,不论是从创作数量上来看,还是从关注度出发,人物画都在山水画面前“略显虚弱”。

  在马未都看来,这是一个极为奇怪的文化现象,究其背后原因,大概是因为人物画以“形神兼备”为宗旨,一笔一画中总摆不脱挣不掉一丝教化的意味。

  中国历史上名扬天下的人物图无一不在描摹记录人物场景的同时,还肩负了保存历史流变的重责。

  无论是阎立本《步辇图》中唐吐蕃使臣禄东赞朝见唐太宗,还是《韩熙载夜宴图》中官员设宴行乐,抑或是《簪花仕女图》唐代贵族妇女赏园观花,这些人物图犹如时代照相机般将中古文明永久定格,历史浓缩于笔墨画渍。

图片

  但,隔着屏幕、纸张、千年的遥远,我们好像又始终难以走进历史中,切身感受千年前的人物悲喜和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作为史上最有文化的猫,观复猫这一次又当仁不让地坐上时空机,穿越到古画中现场cosplay,为我们展示53幅中国古代人物画,再适时请出观复博物馆所藏的历代珍贵文物,瞬间拉满时代氛围感。

图片

  01

  《女史箴图》

  中国古代的女性群像

图片

  女史,原为古代女官名称,也是对知识女性的美称;箴,为劝告规诫的文体。

  西晋惠帝司马衷不理朝政,其后贾南风专权夺政,老臣张华为维护纲纪,撰写了历朝历代贤良后妃的故事,取名为《女史箴》。

  百余年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醉后对宠妃张贵人戏言:“你年龄大了,该被抛弃了”;据《晋书》载,“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正史留下了许多空白,皇帝“暴崩”和“贵人潜怒”之间令后人浮想联翩,基于这个背景,朝廷委派画师顾恺之创作了后世闻名的《女史箴图》。

  整幅《女史箴图》画卷分为三个部分:与帝王处、借景喻理、宫廷礼节。以今人视角来看,不得不承认它总体基调充斥着对女性的规约和说教,但仔细翻看还是有令人惊喜之处。

  开篇“冯婕妤以身挡熊”一幕,描绘了冯婕妤为汉元帝挡熊的英勇画面,只见她与侍卫一侧并立,神情凛然,丝毫不见畏惧之色,向后翻飞的衣袂好似被她自带的气场掀起,一改宫妃娇柔印象。

  观复猫庄太极和韩昏晓姐妹俩钻进“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主题,青春俏皮的韩昏晓对镜梳妆,神态闲适安和,小小一面镜子更映衬出她宝石般的大眼睛灵动可爱。长发飘飘的庄太极端坐镜前,由着侍女服饰,虽面色沉静,但嘴角不经意微微上扬还是暴露出她此刻内心的愉悦快乐。

  02

  《清明上河图》

  你的娱乐方式还不如宋朝人

图片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北宋全盛时期百科全书式画作,人物多达500余人,故事情节丰富多样,从宫榭楼台到流水草地,车马轿子,应有尽有,无一不绘。

  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在《中国通史》中这样评价:“……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北宋时期商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生活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单纯的酒足饭饱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精神娱乐的需求,“勾栏瓦舍”的出现将宋朝文娱推向一个新浪潮。

  汴河两岸有一座形似彩虹名曰“虹桥”的桥梁,过了这,你能看到热闹非凡的街市,酒肆、茶坊、旅店、酒铺、香料店、家具店、诊所、住宅……

  “勾栏瓦舍”内,从早至晚演出一场接着一场,无论晴雨。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节目有悬丝傀儡、小掉刀、小儿相扑、蛮牌、影戏、说浑话、杂班、叫果子等……

  每天多场次表演,想看随时随地即可,这样的生活谁能不说一句“慕了慕了”?

图片

  观复猫 《清明上河图》

  由于这幅画过于宏大,不得不派出我们的观复猫小团队——和小幺、王情圣、戴南瓜、宋球球,让他们去到《清明上河图》里十字街道的正门前。

  只见在这幅画里,社恐宋球球和戴南瓜换上宋朝服饰,聊得一脸欢快,而我们的社交达人和小幺和一位文物商贩相谈正欢,画面最左侧的“社牛”王情圣直接扮演说书人,不知道讲了什么故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停留呢。

  03

  《秋庭婴戏图》

  熊孩子都是一个样

  人物画诞生之初本意在训诫规劝世人,但发展到宋时,富足的生活和商业气息浓郁的社会氛围促使人们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因而人物画也渐渐转舵,出现更通俗、更民间化的市井小民生活情景。

  “婴戏”题材独立始于宋朝,在此之前,小儿往往出现在女性身边,以此衬托女性形象。

  到了宋代,富有生命气息的儿童肖像画逐渐风靡,内容视角也越发多元,童子上学嬉戏,下棋打球,节日庆典,儿童游戏等皆可入画。

图片

  在《秋庭婴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孩子的游戏季节性十足,往往就地取材,颇有天人合一感。画面一侧是姐弟二人,在自家庭院的小桌子上玩推枣磨的游戏。

  推枣磨,就是取三枚枣子,首先将一枚大枣对半剖开,露出枣核;再取一根木签左右两头各插一枚小枣;接着把这根负着枣子重量的木签放在枣核上。无论是比拼旋转速度还是停留持久度,都能让孩子兴致勃勃好一会儿。

  童年的快乐,就是在于易满足,不管是几枚小枣还是现代社会一张贴画,总能引得孩子喜上眉梢,仿佛得到了全世界。

图片

  我们的和小幺和郑小墨一个扮演姐姐,一个扮演弟弟,小幺一身白衣,碧蓝的眼睛紧紧盯着小墨的手,生怕枣磨掉落,而小墨呢,不知是全神贯注到都未发觉自己衣衫滑落,还是全心全意投入游戏无暇顾及衣服一事。

  《观复猫:中国古画有玄机》第二辑分为上下两册,除了观复猫的逼真cosplay秀,还附上了名画真迹的高清图,让你大到画作背景,小到原作细节,一目了然。

图片

  观画,赏画,读画,参画,这场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将由一群可爱猫猫带你完成,更深刻的艺术感受,更新颖的赏画过程。

  在加速奔跑的时代闲下来一段时光,隔空一边撸猫一边沉入古典画册的奥妙深海。焚一炉香,奏一支古曲,品鉴一副古画,醉倒在古人勾勒的生动场景中,“无论魏晋,不知有汉”,今夕是何年。

责编:

审核:于琳琳

责编:于琳琳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