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01/05大众网
手机查看
囗冷牧
对于艺术家来说,没有具体的物,艺术就成了无本之木;而艺术家若不能突破本体,看山永远是山,作品则不会有艺术性。人们常以“稳如泰山”形容确定性,然而即便巍峨如泰山,也时刻处在生长与衰老之中。也正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和发展,才有了美感和艺术性。因此,艺术从来都不只是照本宣科,艺术家在生活和学习经历中形成的哲学思维至关重要。
在张宝珠看来,优秀的作品必然思接往古、启迪当代、流传后世。墨田躬耕六十余载,张宝珠七十余次爬上泰山,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而他本人也不断攀登艺术的山峰,将更多壮美的景色、更开阔的视野纳入胸中。
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地表之上的名山大川都是神奇、神圣的存在:它们古老而厚重,比任何人见证了更久远、更深刻的风云变幻。古代帝王以江山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足见敬畏之心。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向来以巍峨厚重的形象矗立着。“国泰民安”“重于泰山”“稳如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不必说十三代帝王亲临泰山封禅或祭祀,也不必说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的诗词文章或挥毫题字,泰山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在中国,泰山既不是最高的山,也不是最奇的山,更不是最险的山,甚至不是最秀的山,然而它巍峨的形体透着稳健和担当,它的一石一木都凝聚着岁月风霜。画泰山之形易,画出泰山的神和魂难矣。出生在济南的张宝珠显然占有一些先天优势,连济南城里的七十二名泉,水源都来自泰山,这种地缘上的因素让他与泰山没有距离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山东画家,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精髓融入他的血脉,他的思想与泰山是相通的。
用传统的中国画来画中国的标志性山川,显然是最顺理成章的事。传统的水墨画十分讲究功底,正如一个优秀的中国画画家首先要勤奋,然后才能说天赋。张宝珠从小受父亲影响,5岁时在家中废纸上握笔涂鸦,15岁拜师黑伯龙、陈维信,对画画的痴迷让他的汗水变成甜的。及至21岁时成为济南国棉二厂一名工人,他仍然坚持每天作画。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大。张宝珠认为,中国画创作最好的老师即古人和自然,两者都极伟大。学自然需要眼和心,学古人则需要心和手——手上的工夫是少不了的。这是一条寂寞的道路。青年时代的张宝珠,家里住的是整条街上最破旧的房子,一场大雪之后,屋檐上的冰凌足有一米长,屋顶轰然塌了,残瓦掉落在他的画案上,张宝珠却从容淡定,认为是个“好兆头”——在屋里见了青天,感觉要时来运转了。正是抱着这种纯粹的乐观态度,张宝珠数十年如一日,争分夺秒地临摹古人,思考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境,并养成了每天临到凌晨3点的习惯。
清初画圣王石谷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其画风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气势磅礴。张宝珠临王石谷后,又临“元四家”“宋四家”,随后走向自然。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印证古人技法,深悟古人思想与感情。他登泰山、黄山等名山,由视觉到感情,由精神到境界,如鹤振翅,由山谷至松柏之顶,至云雾之上,至山峰之巅,一层有一层的视野,一层有一层的境界。
技在于炼,道在于悟。在学习古人名作的过程中,张宝珠体会到由物象到意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最终创作走向自由。在这种意境下,师从古人即是脱离古人,超越古人,完成艺术家的蝶变。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张宝珠数十年登泰山,每每为新的角度、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而欣喜。事实上,他每次登山的心情、状态、心思也总有差异,这些都会在画中体现。所以,所谓创作,总是要不断推翻,不断求异的过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七十余次见泰山,每次都不同。在张宝珠的作品中,多是在高处俯瞰,山峰的轮廓、溪流的路径、云雾的漂浮尽在眼前。山峰巍然屹立、挺拔奇崛,云雾弥漫如烟,如梦如幻。更不必说松柏——“张松柏”的称号绝对名副其实:在他笔下,那些吸收数百上千年日月精华的苍松古柏生长在起伏的山间,虬劲沧桑,震撼人心。在很多作品中,张宝珠是以近处的松柏表现远处的泰山的。那坚毅顽强的枝干,那向阳而生的叶,早已与泰山石融为一体,成为泰山的一部分。在他的《国泰民安》中,松柏、流岚、山峰浑然一体,不仅让人感慨造化钟神秀,更让人感觉如临天地中间,物我两忘,超然世外。
在张宝珠的《钓乐》《柳荫垂钓》《溪山泛舟》《进山采药》等作品中,山和树是宏大的背景,有人或龋行在山路上,或闲坐在扁舟上,远且小,却古味十足,让人感受到“那时慢”的超然意境。这些作品笔墨清健,雅逸氤氲,绝不似今人学作古人画。这与他数十年临摹古人作品有关,更与其本身品格修养有关。笔墨乃性情之事,要用来表达个性的。胸怀足够开阔,放得下泰山,才能画得好泰山。在艺术的山峰攀登不止,张宝珠对中国画的认识如泰山般坚定,风吹雨打不会动摇。他对自己作品的风格追求概括为三个字:独、力、简。独即从容独立,力即有心性有洞见,简即简练简洁。
高山虽大,只在风云之中;艺海无涯,仍处时代之中。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代精神相呼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是能够流传的作品。《雄峙天东》是张宝珠2013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用笔雄健恣意,构图大气磅礴,松柏苍劲,山峦雄奇,流岚如烟,更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直教人想起毛泽东诗句“江山如此多娇”,留下一腔豪迈之气。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的时代赋予传统中国画新的生机,如今,76岁的张宝珠仍然坚持投入自然,走向群众,走进生活。他胸怀山川湖海,挥毫描绘时代风云。读他的作品,超然物外的意境,自信自豪的民族情结,都在心底顿然涌出了。
张宝珠:字还浦,号苍斋主人。1945年生于济南。现为济南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泰山国画院院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20世纪60年代师从黑伯龙、陈维信、许麟庐先生。孜孜笔耕于墨田六十载。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尤以松柏为长,有画坛“张松柏”之美誉。
责任编辑:
初审编辑:李云霞
责任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