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空中舞蹈追梦人:一袭红绸惊艳国际舞台,山东姐妹花舞出中国自信

2025

/ 06/07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李金珊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首席记者 张珈玮 报道

  2024年曼谷中泰国际艺术大赛现场,80后殷换芹以舞蹈《泱泱》惊艳四座。当10米长的红色绸缎在她手中舒展时,全场观众仿佛看见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这位来自中国山东的吊床舞者,最终以9.98的全场最高分摘得中年竞技组桂冠,成为该赛事首位中国籍冠军。而与此同时,在2024北京国际艺术大赛的舞台上,另一位中国舞者王忻正以《绝世舞姬》的绝美演绎,征服吊床中年表演组评委,获得冠军。两位山东姑娘用相同的艺术语言,共同书写着中国空中舞蹈的新篇章。

  从设计图纸到空中绸缎:一场自我救赎的蜕变

  出生于山东聊城的殷换芹,曾是设计圈小有名气的“拼命三娘”。山东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她在东营创立的工作室凭借创意十足的商业空间设计声名鹊起。但长期伏案绘图让她的身体亮起红灯:颈椎病导致右手麻木,腰肌劳损让她无法久坐,最严重时需要扶着办公桌才能勉强行走。

殷换芹日常训练。

  “当时觉得人生就像未完成的设计稿,永远差最后一笔。”2016年深秋,殷换芹走进瑜伽馆,原本只想通过地面瑜伽缓解病痛,却在一次空中瑜伽课上被彻底震撼。“当身体倒挂在绸缎上时,我仿佛找到了久违的自由。”这种失重状态下的解脱感,让她毅然关闭蒸蒸日上的工作室,踏上从设计新星到空中舞者的蜕变之路。

  空中吊床表演,不仅要求力量能够维持一首歌的时间,做到脚不落地,串联起空中的多个体式,还要有足够柔韧度,做一些漂亮的动作。为了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最佳状态,殷换芹每个技巧动作,她都练习过无数遍,做到烂熟于心:倒挂旋转,串联技巧,用绳子将身体“锁”起来,再快速解开,经常练到头晕缺氧……

殷换芹参加比赛时画面。

  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大的收获,辛苦练习成就了殷换芹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新星。

  文工团走出的空中精灵

  1991年,王忻出生于山东东营,本科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德语专业,然而,早在高中时期,王忻就凭借自身出众的才艺与气质,踏入了部队文工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文艺兵,部队的舞台也见证了她青春岁月里最初的梦想与汗水。

  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王忻接触到了瑜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初见空中瑜伽,那如梦如幻的场景瞬间将她深深震撼。只见绸缎在空中如灵动的流云,轻盈地缠绕着舞者的身躯,舞者仿佛挣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在空中翩翩起舞。那一刻,王忻内心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所填满。

王忻参加比赛时画面。

  为了实现成为空中舞者的梦想,王忻毅然决然地化身训练馆里不知疲倦的“苦行僧”。每天8 点,她准时出现在瑜伽馆,开启新一天的刻苦训练。无数个日夜,她与汗水为伴,直至深夜,才拖着疲惫却又坚定的身躯离开。就这样,三年如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如同磨砺宝剑的砥石,让她的技艺日益精湛。

王忻在练习空中动作

  “最初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五年,没想到仅仅三年就实现了。”王忻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说。时光流转,到了2024 年,在北京国际艺术大赛的舞台上,王忻以作品《绝世舞姬》再次惊艳全场。这位曾经主修德语专业的学子,用她那充满魅力的身体语言,完成了一场最华丽、最震撼的转身,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钢管上的守望者——让艺术超越偏见

  殷换芹与王忻两位冠军舞者闪耀的轨迹背后,站着一位从河南田间走出的“空中美学革命者”,生于河南农家的颜雨林,人生本与艺术毫无交集。15岁因母亲病逝辍学成为发廊小工时,他未曾料想,未来会在空中书写东方美学的崭新篇章。

  2001年,命运将这个少年推向人生岔路。为扛起家庭重担,他只能到南阳市的理发店当学徒,却在酒吧目睹钢管舞者凌空旋转的瞬间,被那种挣脱地心引力的自由彻底击中。没有专业指导,他偷偷在出租屋安装钢管,赤脚练习翻滚动作,摔得满身淤青仍坚持。

颜雨林在指导学员动作

  当2003年他以钢管舞者身份重返酒吧时,父亲跳上舞台撕扯着他的头发怒喊:“你一个大男人跳什么钢管舞,把我的脸都丢尽了!”父亲在斥责声中与其断绝关系,反而铸就了他“将下九流跳成艺术”的执念。

  被至亲否定的痛苦,化作了颜雨林孤身前行的燃料。此后的七年,他顶着周遭的异样眼光和社会偏见,在简陋的练功房里日复一日地摔打、腾跃。汗水浸透衣衫,伤痕遍布肢体,颜雨林执着地雕琢着每一个动作,试图赋予钢管舞力量与美学的尊严。

  转折发生在2010年江苏卫视《梦想成真》舞台。当他说出“希望钢管舞登上奥运”的梦想时,阔别三年的父亲含泪现身,雷鸣般的掌声见证了这场迟到的和解,更如一道强光,彻底照亮并坚定了他推广高空舞蹈艺术的前路。

  为了让大家改变对钢管舞的刻板观念,颜雨林一直都在努力。颜雨林创新“空中”教学体系,将中国文化、敦煌壁画元素等融入编舞,在钢管与绸缎间重构东方叙事。

颜雨林(居中身着白色西服)带领自己的学员参加亚太国际空中艺术大赛

  如今,颜雨林成为中国钢管舞协会主席,门下学员已近万人,其中培养出的冠军舞者已有十余位。除了王忻和殷换芹,来自山东菏泽的姑娘何水清,同样让他印象深刻。这位典型的山东姑娘,身上既有齐鲁大地赋予的坚韧与豪爽,又不失舞者特有的柔韧与细腻。

颜雨林(左一)和何水清(右)在赛后合影

  201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IDC舞蹈大赛的舞台上,何水清正是凭借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将一支饱含中国韵味的《中国结》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举摘得桂冠。她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和对动作精准度的执着追求,完美诠释了颜雨林所倡导的“力量美学”,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高空舞蹈艺术独特的东方魅力。

何水清在国外比赛时照片

  让颜雨林最为骄傲的并非自己与学员们的奖杯数量,而是见证社会认知的蜕变。从被视为“夜场表演”到登上国际赛事领奖台,从遭受白眼到收获掌声,颜雨林深知,这场始于方寸舞台的革命,终将以身体为笔,在空中书写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

责编:陈凤祁

审核:马震

责编: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