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记者 陈晓婉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信息软件、科技服务、金融、商贸流通、商务服务五大重点行业,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高端软件、工业互联网、科技研发、检验检测认证、现代金融、大宗商品批发、现代物流、人力资源服务、商务服务11个细分赛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若干措施》,山东将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全省“百强服务业企业”评选激励,打造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资源整合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新认定一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中心,到2027年达到160家。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突破智能芯片、智能服务器等核心技术,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产品开发路径和模式。到2027年,推出20个左右全国领先的行业级、场景级大模型,争创10家左右人工智能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育10家左右行业领军型企业,孵化100家左右人工智能“专精特新”企业。
针对大数据服务,山东将开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前瞻布局5G、千兆光网、算力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交通、住房城乡建设、能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融合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省内5G用户普及率突破80%,全省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
针对科技研发,山东将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突破大模型、先进芯片、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支持面向11条标志性产业链,提供技术研发、工艺优化、系统信息设计等研究开发服务,鼓励“设计+科技”“设计+文化”“设计+品牌”等新业态发展,推动形成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研发、交易、产业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机制。到2027年,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比例、依托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比例均达到80%以上。
针对现代物流业,山东将深入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网络货运、低空物流等新兴业态。建强济南、青岛、临沂等综合交通枢纽,支持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建设。到2027年,国家5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达到70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3.5%左右。
根据《若干措施》,山东将抓好重点项目谋划建设,谋划储备一批优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加快推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质量认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和重大中试基地项目建设。聚焦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态调整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加强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踪服务,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
责编:
审核:王云峰
责编: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