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千年古县|临淄: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5

/ 02/24
来源:

大众新闻

作者:

武宗义

手机查看

  说千年古县,看沧海桑田。

  临淄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淄博市辖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北方民族的重要起源之一。

  临淄之名始于西周,其间几百年,姜太公建都营丘,齐桓公“九合诸侯”;稷下学宫演绎百家争鸣的美谈,孟子、荀子在此激荡思想;春秋战国的蹴鞠,发展为现代绿茵场的足球,并在2004年被国际足联正式认证为“世界足球起源地”。

  今日临淄,地下埋藏万件文物瑰宝,地上矗立齐国故城残垣,从四王陵饱含历史的肃穆到足球博物馆的生机活力,从变革务实的齐风精神到现代工业的蓬勃向上,这座“齐国故都”正以千年积淀,书写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华章。

  【历史沿革】

  临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原始社会晚期,爽鸠氏、季荝氏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商代称“齐”,为东夷重要城邑。西周初年,姜太公受封营丘,建齐国,开“东方大国”之基业。公元前859年,齐献公迁都营丘,因临淄水而更名“临淄”,自此作为齐国都城,历经姜齐、田齐两代,延续638年。

  秦汉时期,临淄为郡县中枢:秦置临淄县,属齐郡;西汉复为齐王都城,鼎盛时“市租千金,人众殷富”。王莽新朝时短暂更名“齐陵县”,东汉恢复旧称。三国至南北朝,临淄历经魏、晋、宋、北魏、北齐统治,或为州郡治所,或并入他县,建制几经变迁。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临淄县,唐属青州,元末县治迁至新城(今临淄城区),明清沿属青州府。

  近代以来,临淄行政区划频繁调整:1939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8年全境解放;1958年并入益都县,1961年复县,1969年划归淄博市改设临淄区。1970年1月,正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

  【自然人文景观】

  临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临淄之山,有牛山、稷山、康山、愚公山、马莲台、金山、天堂寨等。临淄之水,有运粮河、康浪河、画(huai)水、渑(sheng)水、系水以及乌河、天齐渊、淄河等。

  临淄名人,君王有姜太公、齐桓公、齐景公、齐威王、齐宣王;明相有管仲、房玄龄;名将有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田单;名士有淳于髡、邹衍、鲁仲连、娄敬、淳于意、主父偃等;名女有杞梁妻、钟离春、缇萦等。乡贤有邹阳、贾思勰、左思……

  临淄文化遗产丰富,流传后世的名著有《管子》、《晏子春秋》、《齐民要术》、《甘石星经》、《考工记》以及兵书《六韬》、《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临淄150余座古冢星布的“临淄墓群”、桐林田旺龙山文化遗址等省级文保单位,康山寺北魏石佛、安平故城等9处遗迹,及21公里齐国故城残垣,构筑起“地下博物馆”的恢宏图景。其中,名君墓有太公衣冠冢、窝托西汉齐王墓、金岭东汉齐王墓;名臣墓有管仲墓、晏婴墓、司马穰苴墓、田单墓、终军墓、孔融墓等;名士墓有杞梁墓、三士冢、黔娄墓、淳于意墓……

  此外,临淄区现有丙午带钩、金樽、燕王剑、鎏金薰炉等国家一级文物25件,以及齐刀币、齐瓦当、临淄封泥、临淄陶文等大量特色文物。

  齐国故城遗址

  齐国故城遗址坐落于临淄区齐都镇,自西周姜太公建都营丘至秦灭齐,作为都城一直延续800余年,被誉为“海内名都”、“东方罗马”。1961年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保单位,1994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残存的14米高桓公台夯土基址、蜿蜒21公里的城墙及600匹战马遗骸的东周殉马坑,印证着“千乘之国”的霸业根基。

  故城以大城环抱小城,宫城桓公台曾是齐桓公会盟之地,大城东北部20米宽的干道网仍可遥想市井喧嚣;沿淄河而筑的城墙探明11座城门,“申门”“稷门”之名载于典籍,三层石砌排水孔兼顾排洪御敌,彰显了古人“水利御敌”的智慧;冶铁、铸铜等作坊遗址,诉说着“齐冠带衣履天下”的产业传奇。西周铜盂、战国牺尊等文物,将技艺与富庶凝为永恒。

  如今,齐国故城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残垣与青铜重器承载着齐人的务实精神,流淌在中华文明的基因之中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遗址位于齐故城小城西侧,于2003年由临淄区政府立碑标记。学宫始建于战国田齐桓公时期(约公元前374年),因毗邻临淄稷门得名,历时约150年,是中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与学术中心。其鼎盛时汇聚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孟子倡仁政、荀子论礼法、邹衍言阴阳,围绕王霸、义利等议题激烈争鸣,推动先秦思想解放高潮,被誉为“百家争鸣的核心舞台”。

  学宫兼具教育、政治咨询与学术研究三重功能:既是培养人才的“古代大学”,也是齐王治国的智囊机构,更开创“不治而议论”的学术自由之风。其思想成果深刻影响秦汉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管仲纪念馆

  管仲,安徽颍上人,他辅佐齐桓公推行“尊王攘夷”,以盐铁专营、四民分业、寓兵于农等变革,首创“相地衰征”税赋法,设“九惠之教”保障民生,终使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成就春秋首霸伟业。其治国思想辑入《管子》,成为古代行政智慧的集大成者。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葬于临淄牛山北麓,墓冢守望淄河千年。如今,依托墓址而建的管仲纪念馆,以仿汉建筑与五大展厅,浓缩其“通商工之业”的智慧和“中华第一相”的锋芒。

  【经济社会现状】

  ]截至2023年末,临淄区常住人口64.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37%。截至2024年1月,临淄区辖7个镇,5个街道。

  新的一年,临淄区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目标,实施“五大战略”,计划总投资1260亿元推进165个重点项目,力争GDP增长5%。同步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提升附加值占比至55%以上,并深化城乡融合,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升级、生态改善,构建宜居宜业新城。以“齐国故都·足球故乡”品牌为引领,启动56平方公里文旅核心区建设,规划十大重点项目,总投资152亿元,推动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稷下学宫模拟馆等文旅资源整合,助力文旅产业。

  从管仲“通商工之业”到千亿化工集群崛起,从齐故城遗址到“足球故乡”文旅新篇,临淄以千年齐文化为魂,淄水奔流间续写“务实变革”的基因,古今辉映,生生不息。

  资料来源:临淄区人民政府

  (实习生 马明佳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责编:

审核:邓玉莉

责编:邓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