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观客户端
无人快递车开进村里啦
青岛农村寄递驶入“快车道” 每辆无人车日均收派快递200件
快递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邮政快递与农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岛城,许多镇街不仅有了快递驿站、服务网点,部分镇街还出现无人驾驶快递车在乡村中穿梭,让快递员多了新帮手,村民收件更快、更便捷。记者了解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已连续两年纳入市办实事,岛城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越来越畅通。
一辆无人车顶个“壮劳力”
2月19日,在位于即墨区段泊岚镇的青岛顺丰速运段泊岚营业店,快递员们将刚到营业店的快件分拣好,分别装到两辆无人驾驶快递车车厢中,然后操作它们一辆向北、一辆向南驶去。“我们段泊岚营业店位于段泊岚镇的中心位置,从这里前往辖区的最北面和最南面,都要超过20公里。以前,负责最北、最南区域收派的快递员,每天需要来回营业店多次取货,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从去年8月份开始,营业店来了两辆无人驾驶快递车帮助我们,通过它们运送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快递,我们的快递员只需要在指定的位置等着取货,节约了很大的成本。”青岛顺丰速运段泊岚营业店主管樊志军介绍,每辆无人驾驶快递车每天完成两至三趟接驳任务,日均收派快递200件,为快递员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成本。
快递员操作无人驾驶快递车出发送快递。
“一辆无人驾驶快递车的工作量,顶得上一个年轻小伙子,让我们多了智能的新帮手。”樊志军说。无人驾驶快递车采用了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搭载了360度感应设备和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检测周围环境,确保在乡村行驶安全。车辆内置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能够在复杂路况下自主导航、规避障碍,并具备红绿灯识别能力。此外,无人驾驶快递车还配备了多重安全保障系统,包括紧急制动、远程监控和商业保险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在乡村,我们无人驾驶快递车的速度大约在50公里/小时,满电状态下续航可达100公里,所以每天可以完成两至三趟接驳任务。”樊志军介绍。
高效智能、不知疲倦的无人驾驶快递车,是乡村快递员的重要帮手。“农村快递自提网点密度不够,以前村民取一次快递可能要走数公里,耗时长;快递员上门投递,耗时费力,时间也长。”采访中,多位快递员表示,无人驾驶快递车可灵活增加投递频次,实现即用即走、往来多地接驳取货,既提高了快递配送效率又降低了投递员劳动强度。
助力快递进村特产出村
除了即墨区段泊岚镇,在西海岸新区大村镇,无人驾驶快递车去年也已亮相。作为西海岸新区首台无人驾驶快递车的主要引进人,大村镇院前村党支部书记王本顺表示,在镇域范围内,除了位置较远的村庄外,其余村庄的快递基本可实现一次性装配运送。当无人驾驶快递车到达村里的驿站之后,驿站工作人员就可以卸货,将属于本村的快递取出,同时有需要寄送的快递也可以进行投递,扫码后放进快递车内即可。
无人驾驶快递车穿梭在岛城乡间路上。
大村镇是“食用菌特色小镇”,菌菇业非常发达,近年来,不少农户和村集体依托村里的渠道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因此对快递入村的需求比较强烈。而无人驾驶快递车入村,正是王本顺的一次“大动作”。“随着农村网购客户不断增加,部分快递不能送到村里在之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前许多村民的快递都要到镇上的快递站自取。”王本顺说,为提升农村寄递效能,在经过前期调研后,他与快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推动无人驾驶快递车落地大村镇。“同时,无人驾驶快递车也将作为我们的‘金扁担’农产品无人驾驶配送车,助力整合各村的特色农产品,让全国各地的朋友可以更快地吃上我们田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大村镇电商直播产业发展。”王本顺说。
快递进村,特产出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无人驾驶快递车的成功落地,将进一步提高快递效率,不仅对于收快递是好事,对于我们当地农特产品快速外销也将十分有帮助。”王本顺说。
农村寄递驶入“快车道”
农村寄递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渠道。在即墨区段泊岚镇、西海岸新区大村镇等地,无人驾驶快递车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
除了无人驾驶快递车,近年来,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开展“交邮快运”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公交+快递”运营模式,助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快递进村后,镇街当地的芋头、芹菜等农产品有了新销路,农产品也可以搭乘“公交车”卖到城里了。据了解,即墨王村、丰城、田横3处乡镇车站,在保留客运旅游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开辟了邮件分拣作业专区。“交邮快运即墨模式”助力即墨区成为全省第三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之一,有效助推了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共享邮路已超过50条。
有些区市还为快递进村采取了一些降本增效的创新措施。在莱西市,中通、圆通、极兔、申通等快递公司建设了共配园区,实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在西海岸新区,供销社借助农资配送中心场地建设了快递分拨处理中心,为快递公司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
如今,快递进村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去年“双11”呈现出一个新变化——快递进村的步伐加快。据统计,去年“双11”期间,青岛农特产品寄递量较前一年同期增长超20%。截至去年“双11”,青岛已建成39个乡镇快递共配中心、944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镇街快递共配中心和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全覆盖,全面打通城区与农村物流互通的“双向通道”,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激发内需动力。
相关新闻
“农村寄递”连续两年
纳入市办实事
近日,青岛市政府印发《关于2025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5件实事的通知》,正式明确了2025年15件市办实事项目,连续两年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其中,提出“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造集电商直播、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35处以上,推动标准化站点760个以上,助力乡村振兴”。
近两年来,青岛市邮政管理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扎实有效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运行,基本完成了县乡村三级寄递网络节点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实际进村率稳定在90%以上。先后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十部门印发了《青岛市打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实施方案》,3个快递共配项目被纳入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补贴范畴。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今年市办实事项目将进一步聚焦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运行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融通平台,推动年底前常态化服务5个以上寄递服务品牌且开通代收寄服务功能的村级标准化站点760个以上,占比超80%,并创新建成35处以上集快递收发、电商直播、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示范站点,真正打造形成点网相连、双向互通、高效便捷、运行稳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青岛样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博文 刘宇航)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