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你的样子 | 孙福蕾:坚持了26年的“爱心长跑”,仍在继续

2025

/ 02/19
来源: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来,我们换到左眼,盯紧视野里的小红房子。好的,先不要眨眼。”2月8日,新学期开学之际,淄博视欣·伽利略光学馆内来了一位新客人:山大学子DMD奇迹男孩董昊轩。这位让所有淄博乡亲牵挂的大学生,即将以更加清晰的视野,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董昊轩换上了新眼镜。

  “一开始,我也是通过你们的报道,才了解到昊轩同学的故事。”

  聊起董昊轩,视欣眼科董事长孙福蕾至今仍记得初读报道时的震动,“我是既心疼又敬佩,他的奋斗精神不仅值得青少年学习,更是所有追梦人的榜样。因此,我们就萌生了‘能不能为昊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想法。”

  公益初心:做一个“打伞”的人

  2024年下半年,在淄博市教育系统的牵线下,孙福蕾与董昊轩的家长取得了联系,特意为董昊轩开启了“光明直通车”。

  “我们的团队先给昊轩做了一个专业的精准化检查。因为他眼睛的近视度数比较高,所以我们为他验配了最好品质的抗疲劳近视镜……”2月14日,随着孙福蕾的介绍,记者走进了科技感满满的视欣·伽利略光学馆。

  2月14日,参加视欣公益研学活动孩子们。

  “清晰的世界对昊轩太重要了,这或许能为他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孙福蕾说。

  不为人知的是,这样的公益活动,孙福蕾从1999年开始,日复一日地坚持了26年。当问起孙福蕾为何如此热衷于眼科公益时,她却先给记者讲起了一个故事。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个子矮,被老师调到了第一排靠窗的位置。当阳光反射在黑板上时,从我的视角看,就很容易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说起进入眼视光行业的初衷,孙福蕾的眼眶微红,“你说一个学生,本来我学习成绩还是挺好的,就是因为越来越看不清黑板,耽误学习,成绩上被拖后腿,当时真的很痛苦也很委屈。”

  孙福蕾困于视力不良世界中的生活持续了近三年,“还是上了初中之后,父母带我去诸城城区买了一副当时技术粗糙的眼镜。”

  “那种在模糊世界里求学、生活的焦灼,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谈及往事,孙福蕾仍难掩激动,“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后一定要学习相关专业,来帮助像我这样受近视困扰苦恼的孩子。”

  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淋过雨”的孙福蕾更想给其他孩子们“打一把伞”。

  “我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那还是1999年。当时家长们普遍对近视、眼睛健康这方面关注度并不强,也没有足够的科学认知。我就主动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做了大量的公益爱眼科普。”提起自己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年,孙福蕾仍然历历在目。

  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坎坷后,2000年冬天,孙福蕾在淄博市防疫站的支持帮助下建立了淄博市第一家面向广大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保护机构:儿童青少年视力保健中心。有了“根据地”的孙福蕾怀着极大的热情与信心,在行业内埋头苦干。

  直到五年后,她和团队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难忘也是最关键的挑战与机遇。

  公益之路:爱与坚持

  “2005年,当时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做一个精细化的中小学生视力调研。调研的目的就是了解我们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情况,比如说,“每个年级孩子正常视力有多少”?“边缘视力有多少”?“不良视力有多少”?“低视力有多少”?等等。统计好精细数据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保护措施,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孙福蕾介绍。

  2月14日,身着白大褂,“沉浸式”学习眼科健康知识的小朋友们。

  “因此,我们配合淄博的教育和卫生系统,一起为当时淄博市五区三县的中小学生,做了这个免费的视力公益调研。”

  精细化视力普查,并非轻描淡写的容易事,更何况是20年前。

  “当时普查的工作量是真的大啊!那时,生产工具还比较落后,只能靠我们一个个人工手写计数据,统计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见的事。交通不便利,怎么给乡镇上的孩子们做检查呢?就只能靠‘两个轮、四条腿’。不管冬夏,一般我们就两个人一组,一个骑着自行车,另一个坐在自行车后面手里抱着视力表灯箱设备等,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骑车上山下乡,开始一天的忙碌视力筛查调研…”孙福蕾说,“一摞摞详细记录淄博中小学生视力数据‘新鲜出炉’,可团队小伙伴们却瘦了,我也因劳累所致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患上了气管炎哮喘和严重的肠胃炎一直伴随到今天。”

  这项公益工作,孙福蕾带领团队一做就是20年。累计为青岛、淄博、泰安、莱芜四地市中小学生义务筛查视力累计800万人次,发放132万余册爱眼手册,科普教育260万人次,免费治愈9700余名假性近视孩子,救助1200余名弱视孩子,影响近百万家庭。

  在其中最忙碌的一年,孙福蕾带领团队们在淄博市为26.5万名中小学学生做了免费的视力筛查。

  如今,走进宽敞明亮、科技感十足的视欣·伽利略光学馆,仪器设备早已更新换代,查体车、智能验光检测仪器、智能视力筛查设备、电子屏视力检测表、云端视力数据库等科技元素随处可见。从人工统计到大数据分析,从传统筛查到AI预测,技术迭代中不变的是对“早筛查、早干预、全心呵护孩子视力健康”理念的坚守。

  “视”界因爱而更清晰。26年来,孙福蕾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一直秉承着公益为先,把公益作为首要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理念在行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将公益服务范围从青少年群体延展到社会各界。

  公益之光:学无止境

  2月14日,视欣·伽利略光学馆里又来了一群“小客人”,穿着蓝色园服的金贝儿幼儿园小朋友们换上了白大褂“工作服”,跟着专业老师聚精会神地学习眼健康知识。

  不止2月14日,前些天,伽利略光学馆里同样是热闹非凡。

  研学活动中,认真专注的视欣眼科门诊主任王靖。

  2月10日下午,来自龙凤苑社区的多名初中同学参与了《“眼”艺超群击发未来》的研学活动,并进行了激烈打靶比赛,现场“火药味”十足,同学们感受到了专注于目标,全力以赴对成长的意义。

  2月11日,来自祥瑞花园社区的30名小学生,深度参与了《猜灯谜 玩射击 游三国》研学活动,在体验生动有趣的研学游戏中,增强了知识,提升了破局能力。

  研学活动上,积极参与游戏的同学们。

  同样是这天下午,来自祥瑞花园社区的一批高中生们,第一次体验到了《摘掉眼镜裸眼射击》的魅力。

  2月12日,时值元宵佳节,举办了“暖欣关爱·喜乐元宵”关怀新就业群体主题活动,为18名外卖小哥送上安全头盔,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保障出行安全。

  “淄小善”在行动。

  自从初六复工以来,像这样的公益活动,视欣·伽利略光学馆已经举办了6场,平均1.6天便会有一场。

  看着场内踊跃参与研学体验的小朋友们,园长万晓妮告诉记者:“幼儿阶段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今天带孩子们参与公益研学体验活动,让小朋友们通过互动和讲解直观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学习如何保护视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26年里,在视欣眼科的公益活动中,参与者的年龄各不相同。

  “从50后到90后,我们服务了五代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未来,我和团队将继续学习眼科和眼视光领域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服务好大众眼睛健康。”站在新起点,孙福蕾和眼科视光团队正将服务半径从儿童青少年延伸到成人群体,服务范围也扩展至眼健康全命周期服务。

  “去年,我们与德国百年光学巨头罗敦司得达成战略合作,创建视欣·伽利略光学馆。”孙福蕾向记者介绍光学馆里琳琅满目的光学产品,“真正做到高科技、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高端光学镜片‘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月15日,淄博市慈善总会、淄博视欣眼科向淄博高新区华侨城小学定向捐建“爱眼小屋”,为学生们提供免费爱眼科普、专业视力健康监测,高科技视觉训练等全流程视觉干预服务,探索有效的近视防控模式。守护“睛”彩世界,点亮孩子的光明未来。

  1月15日,淄博市慈善总会、淄博视欣眼科向淄博高新区华侨城小学定向捐建“爱眼小屋”。

  “‘爱眼小屋’集健康科普、视力筛查,还有近视防控、预警于一体,配备了先进的筛查、训练的仪器设备,对学生们来说太及时了!”摘下眼部体验仪后,华侨城小学教师张月秀向着镜头比了一个赞,“接下来,我们将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视觉训练,来降低近视率,减少‘小眼镜’的发生。”

  2024年,设立“淄博市慈善总会•视欣基金”,开展“清晰视界”慈善救助项目,向淄博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困难家庭孩子的视力矫正以及老年人的视觉健康保护。

  2024年,联动淄博市教育局、市慈善总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部门,举办了多项帮扶活动及公益行动,捐赠近视镜,参与‘一盔一带安全回家’交通安全活动宣传。

  新冠疫情期间,为医护人员送去价值13万元的护目镜。

  在“让爱回家”公益行动中,捐赠1000块智能定位电话手表,构筑儿童安全防线。

  在“五个淄博”建设中,“志愿淄博”总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力量,它所传递的爱和温情感染着每个受益的人。新年新起点,孙福蕾和团队再次奔赴公益一线……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宋明君)

  记者感言:

  让城市发光

  志愿服务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让城市更有温度的精神力量。

  淄博,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孙福蕾的付出可能只是烛光,但千百万人的持续奉献,就是太阳。

  在向着新征程奔赴的过程中,一个个“孙福蕾”挺身而出,以微光聚微光,汇成志愿淄博的一份热、一束光,才能让一个个“董昊轩”走出至暗时刻,迎来一个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志愿淄博的背后,是一座城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巨大合力。而志愿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与运行方式,凝聚起城市崛起的坚定信心与澎湃力量。

责编:

审核:杨凯

责编: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