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别具一格的机器狗表演秀
穿着花棉袄的机器狗载着“夏雨荷”巡游、百戏陶俑在灯会上击鼓、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这个新春,一大批“科技与狠活儿”令济南市民游客眼前一亮,传统文化与潮流科技碰撞出新花样!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浪潮中,济南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文旅的多元路径,打造多样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大量游客,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如今,一幅科技加持下的绚丽文旅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科技跨界,点亮泉城新年俗
蛇年春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内张灯结彩,第44届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凭借满满的科技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赏灯盛宴,成为泉城新春的一大亮点。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花灯在科技加持下“活”了起来。以往静态的花灯,在精密机械装置驱动下,展现出各种灵动姿态。“湖畔雨荷”灵动眨眼,“灵蛇宝宝”俏皮摆头,六边形大宫灯360°旋转,传统形象变得鲜活生动。在趵突泉景区悠然轩东侧小路,“观鱼游”灯组更是趣味十足。游客漫步廊道,抬头可见红色锦鲤与蓝色祥云相映成趣,低头能看到光影投射的锦鲤在脚下游动,引得小朋友们纷纷用脚去踩,沾沾好运气。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花灯、泉水、园林完美融合,每一盏花灯都栩栩如生。本届灯会的创新不止于此,还首次搭配香氛系统,实现多感官互动。“如梦令”“文瑞长廊”等多个灯组伴有“荷花”的芳香。漫步灯海,视觉、听觉与嗅觉相互呼应,游客仿若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人笔下的诗意园林。市民王女士第一次没回老家过年,特意来趵突泉赏灯,她对《如梦令》灯组赞不绝口:“一走进李清照花灯,香味扑鼻而来,科技感满满,整趟下来,体验感拉满。”
在提升科技感的同时,灯会也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位于井影泉水面的“手龙绣球”灯组,将手龙绣球灯这一山东非遗舞蹈艺术形式通过花灯展现。利用水面将龙、绣球与锦鲤融合,展示生命、活力与希望,彰显齐鲁大地的非遗文化魅力。“百戏陶俑”灯组则以济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为原型,创新设计人物形象,展现乐舞杂技场景。陶俑击鼓动作让花灯动感十足,卡通形象让古老文化瑰宝以全新面貌示人,让文物“活起来”。趵突泉北门入口处的“戏韵泉城”灯组,堪称“形色声光动”的集大成者。它以吕剧和山东梆子为灵感,以戏曲云肩为表达载体,色彩鲜艳,曲声悠扬,香氛浪漫,戏曲演员身姿绰约,充分展现了曲山艺海的文化之美。
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作为年俗文化的代表,散发着泉城济南的独特魅力和人间烟火气。这场盛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既体现精雕细琢的工艺,又有大胆创新的构想。元宵节虽已过,但年味儿仍在,这场花灯会也成为人们新春记忆中一抹璀璨的亮色,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篇章。
多维体验:科技搭桥,引领文旅新潮流
在“文化热”持续升温的当下,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成为省内外游客热门打卡点。它们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多维体验场景,为观众带来新奇感受,也为城市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走进山东美术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随处可见。正在热展的“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众多展品通过“科技+艺术”深度融合,让观众沉浸其中。开展近两个月,山东美术馆线下接待观众超40万人次。
除了双年展,馆内的“灵境·穿越灵犀之界”沉浸式数字艺术特展和炁界数字艺术空间也人气爆棚。“灵境”展运用设备营造出奇幻氛围,还引入体感设备,实现人与装置直接互动。自开馆至今,入展人次约2.4万,单日最大客流量达1400人次,门票总收入约115万元,带动了文创产品销售。炁界数字艺术空间同样精彩,自1月10日开业至2月10日,接待游客1.5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突破1700人次,门票总收入突破80万元,拉动了咖啡甜点等二次消费。春节期间的主题活动,更是让游客沉浸在数字艺术世界,流连忘返。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表示,山东美术馆正致力于打造城市艺术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文化艺术服务,丰富业态,升级消费体验。这种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场景,满足了市民游客对文旅体验的新需求,成为文旅消费的“引爆点”。
与山东美术馆一街之隔的山东博物馆,也在借助科技提升观展体验。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手段,对部分文物进行3D建模展示,让文物“活起来”。据统计,春节假期山东博物馆观众接待量超15万人次,外省参观人数占比超50%。
济南市博物馆应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与利用。通过开发“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主题AR互动”游戏等,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还通过跨界合作、数字资源共享、优化线上服务、创新线下体验等方式,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服务能力。
近年来,各文化场馆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文旅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跨界融合,从传统的展示场所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打造爆款产品,实现了文化与市场的双赢,催生出文旅消费新业态,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精彩体验,让人们在感受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充分领略科技带来的奇妙变化。
全域文旅:科技赋能,解锁济南文旅新密码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正成为解锁济南文旅创新发展的关键钥匙。
今年元宵节当日,大明湖畔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机器狗表演秀。身穿花棉袄的机器狗们,在超然楼前花式秀绝活,与舞狮互动、翻跟头、拉车载着“夏雨荷”巡游,它们动作敏捷、姿态灵活,引得现场游客驻足围观,赢来阵阵掌声。
此外,在济南还有诸多“科技+文旅”项目。济南华侨城“国家宝藏奇幻空间”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借助沉浸交互等技术让观众深入了解国宝文化。济南方特东方神画通过4D体验、室内过山车结合4D影像等科技手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
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文旅产品的创新上,还体现在文旅服务的优化升级上。例如印象济南·泉世界智慧街区创新性打造了印象济南·泉世界智慧运营平台、街区配备了720°VR云街区、智能公共厕所、智能停车系统等智慧街区模块,充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体验。
济南在科技赋能文旅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且不断探索、创新,为文旅产业的“蝶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的征程中,济南将继续深挖科技潜力,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以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为游客带来更多别具一格的文旅体验。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刘烨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