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观客户端
面向企业宣介政策,胶州开了一场“汇报会”
解读工作方案、“上合工具箱”,打通政府“想法”与市场“办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区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在青岛市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行动中,需要各区市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发力点,乘势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以此为方向,2月17日上午,胶州市举行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向企业汇报《上合新区一二三产招商引资揭榜挂帅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解读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枢纽港、上合国际资本港等“上合工具箱”,将政府的“想法”与市场的“办法”打通,加快吸引集聚一批创新能力强、支撑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这是胶州市首份“企业为主体、链主唱主角”的招商方案。根据该方案,胶州市确立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等22个矩阵式创新产业发展梯队,按照“谁有本事谁来、谁有能力谁干”的原则,面向企业公开征集揭榜者,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招商活动,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中的主导作用。
胶州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龙头”,2024年胶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728.04亿元,累计增长5.9%。而在这场面向企业举行的汇报会上,胶州没有多说成绩,而是充分表达了自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会上,胶州市主要负责同志向企业家坦言,“工业家底雄厚”的胶州市,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1个,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到950家,稳居全省同级城市首位。但产业发展长期面临“有群山无高峰”的局面,特别是没有出现营收“百亿级”的企业。
此次胶州市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就是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专业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广泛集聚上下游优质项目,释放产业集群效应。
在此方面,胶州已有深入实践。例如,在智能家电产业领域,海尔集团作为“链主”企业,通过自身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在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下,仅2024年就带动落地了7个产业链项目,吸引投资6.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9亿元。此前,由海尔推动落地的尼得科全球电器产业园已通过竣工验收,达产后可年产电机1400万台、控制器1600万片,打造国际领先的直流电机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胶州市发布了系列激励机制以及助力“链主”企业发展的有用“工具箱”。
如在土地供给方面,遵循“同等条件下优先配备土地”原则,胶州市将优先考虑挂帅企业因增资扩产或搬迁改造提出的土地需求申请;在资金配备方面,在挂帅企业发展需要融资贷款时,优先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需国有平台公司投资支持的,优先予以保障;在应用场景方面,在不违背开放范围、条件和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下优先面向挂帅企业开放……
推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需要有符合各个产业赛道的载体和工具,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胶州市已具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国际枢纽港、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等16个高能级平台。这些平台具备国际化、数字化、集聚化优势,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可以有效破解跨境结算不畅问题,通过减少资金中转环节,预计能帮企业降低15%-30%的手续费率;上合国际枢纽港获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服务,退税周期可提前数十天,有效节省企业资金成本;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由部、省、市三级共同支持打造,已落地的碳管理(上合)服务中心可为企业出海提供碳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在系列机制的激励下,目前已有包括益海嘉里、海尔、软控等在内的59家企业主动承接“橄榄枝”,担任揭榜挂帅“链主”企业。
“我们将持续开放公司供应链资源,带动本地30家以上中小企业融入高端装备配套体系。通过技术赋能、订单合作等方式,实现全产业链的扩能提质,让‘胶州制造’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闪亮名片。”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青岛日报2025年2月18日2版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