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实习生 李金津 济南报道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情况。哪些人群需特别警惕?如何科学防治?海报新闻记者对话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科主任、重症医学三科主任孙文青,结合临床案例,了解科学防治流感的重要性。
山东省公共卫生中心呼吸科医生正在为病人诊疗
“流感又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其实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孙文青表示,普通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一周,而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其中,病毒性肺炎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如果出现白肺的情况,尤其要注意。‘大白肺’不是个医学名词,是一个通俗的叫法。病毒性肺炎患者肺部积累了大量渗出液,使肺部影像学检查呈现出大范围的白色区域,使原本充满空气(黑色)的肺野变白。影像学呈现‘白肺’,患者血氧骤降,呼吸衰竭风险极高。”孙文青解释,白肺后的症状一般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严重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老人、幼儿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高龄、过度肥胖、酗酒等群体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孙文青表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的患者,也要格外注意。
“高危群体感染流感后,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心跳频率、脉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如果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精神状态改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孙文青表示。
“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48小时内最佳,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孙文青提醒,非住院患者要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责编:孙翔
审核:王磊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