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编者按:蛇年新春将至,阖家团圆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简单却富有韵律,浓缩着特定的年俗活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谚语里的年俗”全媒专栏,在熟悉的谚语中,深入挖掘谚语背后的年俗渊源,感受先辈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对新年的祈愿,重新认识历久弥新的年俗传统。
在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和兴永画店,色彩鲜艳的“灶王年画”喜气洋洋,由此衍生出的系列文创产品,赢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谚语说“大年初四不出户,灶神好往家里驻”,正月初四的年俗是“接灶神”。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是负责饮食之神。按照传统说法,灶神在腊月二十三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而正月初四则是他返回人间的日子。“不出户”是因为这天有灶王爷点查户口之说,过去,家家户户要守在家里,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敞开大门和窗户,迎接灶神回家。
在饮食方面,正月初四山东人要“吃折箩”。“箩”是指盛菜的容器,“折箩”是过年酒席结束后的剩菜,“吃折箩”就是把大年三十以来的剩菜剩饭做成大锅菜,装进一家人的肚中,表示圆圆满满。民俗学者、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表示:“中国人在过年时制作的美味佳肴特别丰盛,吃折箩其实是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表现,民间想要通过这种习俗来教育子孙,养成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
正月初四还是全家总动员大扫除的日子。按照旧俗,许多地方从初一到初三都不打扫屋子,也不扔垃圾,直到正月初四才集中进行清理并扔垃圾,这一习惯俗称“扔穷神”,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责编:
审核:付兴帅
责编:付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