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
腊月已过一半,春节渐近,在山东济宁邹城市大束一带寒风咧咧的年集上,红红艳艳的孟家传统牛油烛在琳琅满目的年货市场里,显得格外独特和喜庆。
邹城市东部四基山西南麓有一个古村落——大束镇西山头村,历史上,西山头村农户工匠曾造就了用牛油制作蜡烛工艺,以满足民间的需求。随着以石蜡为原料机制蜡烛的问世并普及,西山头村原本的制烛工匠逐步改弦更张,另谋他业。时至今日,村里唯有一户户主叫孟召顺的人家,依然坚守着祖辈留下的这份手艺。按辈分,他为孟子第七十一代孙。
孟召顺因坚持手造牛油蜡烛,在当地小有名气,产品市场从孔孟故里逐渐辐射到了省内外。在当地文字记载和十里八乡的传说中,孟家的蜡烛生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孟召顺在家庭蜡烛作坊的耳濡目染中度过了童年,13岁时,小学毕业的他成了父亲的徒弟。长大成人,老父亲离世,孟召顺和媳妇陈继英不甘手艺断档,组合成了夫妻制烛搭档。
手造牛油烛主要分为“卷捻子”“炼牛油”“蘸烛体”“挂红皮”四个步骤,制作的最佳档期是冬季,这时候的牛油更易于凝固,且年终岁尾市场看好。从深秋开始,老孟夫妻俩就开始着手备料“卷捻子”。两人行走于库塘湿地,选购用于制作烛捻的芦苇,然后按照大中小不等的规格,将芦苇分粗细切段,再用棉絮均匀地缠裹在一根一根的芦苇上。用这种材料做的捻子,既便于燃烧,又使烛体具有筋骨,不易走型。
备好烛捻,接下来就是“炼牛油”环节,两口子一个掌锅,一个烧火,把在屠宰场采买的数千斤牛板油炼制成油脂。过程中,老孟不停地清除牛油中的骨渣杂质,以保持油脂的纯净,还把过往已完成挂色的个别次品投入锅中回炉,既避免次品出门,又给炼出的白色油脂增添了养眼的粉红。
时入“冬至”,到了正适合“蘸烛体”的时候,老孟的作坊就真正运转起来。每天清晨,老孟将适量的牛油加热至一定程度,倒进一个宜于保温的大陶瓷缸里并不停地搅动,这时的油脂不稀不稠。老两口制烛不使用任何模具,全凭手头的感觉和经验。
夫妻俩全神贯注,手持烛捻插入瓷缸,蘸满油脂后拔出,烛捻上的油脂遇冷后迅速凝固,形成薄薄的烛体,然后再蘸再拔,烛体层层加厚,头粗尾细,每支都这样反反复复六七次,粗细匀称、长短适当的烛体就制作完成了。
牛油烛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就到“挂红皮”了,也就是对烛体的外表上色。老两口先是对烛体进行体检整形,然后加热一小锅掺入染料的牛油,把支支烛体的外表涂染成油亮亮的大红色。
批量完成后,老孟置身堂屋正襟危坐,用毛笔蘸着金色,为烛体写上“金玉满堂”、“花开富贵”、“招财进宝”等吉祥话,这是老孟最看重的关口,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门面艺术活儿”。
孟家牛油烛前几年被评为了邹城市级“非遗”,老孟还想着以后继续“升级”。今年,老孟已74岁,在他的熏陶传教下,全家儿女都会这门手艺,制烛时全家动手,接代传承有了保证。
(大众新闻通讯员 陈亚光)
责编:
审核:魏振彬
责编: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