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本报济南1月4日讯(记者王金虎)低端铸造项目有序关停退出,3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0.9%,推出65个低碳应用场景,连续18年完成节能任务目标……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持续推进城市、产业、能源等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提升产业“含绿量”。2024年前11个月,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5个产业集群,万华化学、山东核电等10家企业,分别入选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和“头雁”企业名单。绿色产业正成为烟台率先突围的关键。
挺进清洁能源赛道。截至目前,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00万千瓦,稳居山东省首位。眼下,烟台正加快建设核电、风电、海上光伏、LNG“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国家电投“暖核一号”项目开创国内核能供暖先河,让烟台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宏生介绍,截至2024年4月份,“暖核一号”项目5个供暖季累计提供零碳热量901万吉焦,节约原煤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676万吉焦热量。相比核能供热前,海阳市供暖季PM2.5下降16%。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的新定位,烟台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责编:
审核:马洪震
责编:马洪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