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记者:张大卫、赵鹏程 编辑:宋玉、蔡溦 美编:刘杰、刘晨
海报新闻记者 宋玉 蔡溦 辛然 报道
自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齐国延续八百余年,齐国古都临淄也成为中国建城史上最古老的一批城市。齐国故城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临淄地上地下大量的文物古迹,是齐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1月8日,海报新闻记者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见到了出土于临淄的三件一级文物——鸟篆文剑以及两面彩绘铜方镜。通过这三件珍贵文物,我们去感受齐国的辉煌岁月,探寻齐文化的价值所在。
一把青铜剑
追寻战国之齐的文化盛况
此次我们见到的鸟篆文剑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齐文化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曲浩田介绍,《鸟虫书通考》中对“越王不光剑”的形制有所著录,而从这把剑的形制来看,它与存世的“越王不光剑”基本相同。越国的剑为何出现在临淄战国墓中?这充分说明了齐、越两国在历史上是有交集的。
(修复后的鸟篆文剑。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供图)
鸟篆文剑背后,是齐国的剑文化。据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各家理论思想赋予青铜剑的,除了剑术理论,还有它的精神内涵。人们通过佩剑来表明等级身份,据《考工记·桃氏》载,剑分上中下三制,剑身长五倍于其茎长谓上制,身长四倍于其茎长谓中制,身长三倍于其茎长谓下制。贵族所佩之剑,为了与其身份地位相称等,十分看重剑的工艺与精细装饰处理,而此剑集铭文和错金银两种复杂工艺于一身,可见墓主人身份等级之高。
剑文化的丰富发展是齐文化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佐证之一,各种思想流派曾经在临淄这片土地上交流、碰撞,推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蓬勃发展。稷下学宫是当时的百家争鸣之地,汇聚了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几乎所有的重要学派,据说数千知名文人学者曾在此辩论争鸣、著书立说,其中不乏孟子、荀子这样的大家,这使得临淄成为战国时代的文化中心。而今,“稷下学宫”这一词已经不仅仅是地点的代称,更象征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
两面铜方镜
再绘古都富庶强盛之貌
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为何发生在齐国?开放包容的齐文化又如何诞生?我们从战国彩绘铜方镜说起。
《战国彩绘铜镜探析》一文中曾提到,彩绘铜镜是在圆形或方形的素面镜、禽兽镜甚至精美的透雕镜等铜镜上再绘彩的镜类,所绘纹饰主要为方格、龙纹、凤纹、云纹,意在强化驱鬼除邪、祈福禳灾的功效。齐地铜镜多在素面镜上绘彩,以红、粉蓝、白色为主。临淄出土的两面铜方镜背部绘制朱红、淡蓝色和浅绿色彩绘图案,主纹为盘龙纹,就符合齐地彩绘铜镜的特征。
(修复前的彩绘铜方镜。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供图)
战国时期,虽然铜镜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但彩绘铜镜属于比较少见的镜类。据《山东临淄出土战国彩绘铜镜》一文,目前全国出土的战国彩绘铜镜仍然比较罕见,而在临淄附近竟发现了十余件战国彩绘铜镜,这表明临淄的铜镜制造业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是当时山东及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铸镜中心。
实际上,彩绘铜镜的盛行是齐国手工业的一个缩影,也是齐国经济实力的写照。西周姜太公封齐治齐,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因其俗,简其礼”“尊贤尚功”,加速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于是“人民多归齐”。春秋时期,齐国继承发展太公治国之策,国力渐强,春秋初已经有“庄僖小霸”之势,齐桓公即位拜管仲为相、开启春秋霸业,晏婴相齐、展现出大国之风,成为齐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故城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城内的冶铁、炼铜、铸造等手工业作坊非常丰富,手工业相当发达,是当时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之一,这为文化繁荣创造了经济基础,也使临淄成为齐文化的核心发源地。
历久弥新
齐文化迸发时代价值
齐文化是先秦时期齐地人经历八百余年发展所沉淀而来的,其内涵包括“变革”“开放”“务实”“包容”这几个关键词。记者在齐文化博物院了解到,齐国在历史转折时期变革创新,出现了姜太公改革、桓管改革、齐威王变法三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改革创新成为国力强盛的重要保障;管子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则是齐文化务实精神的写照;而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更是体现出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秦统一后,齐文化不仅没有因此而消弭,反而以极强的生命力继续向前发展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齐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共同构筑了齐鲁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山东人所显现出的崇礼尚宾、热情好客、大情大义、淳朴厚道等性格品质,正是蕴含着齐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
以齐国故城为核心区域生成的齐文化,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变革开放的发展理念,为民爱民的廉政思想,尊贤尚功的人才观念等都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曲浩田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文物新生
唤醒更多文化记忆
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实物见证,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文明创造的历史信息。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记者见到了许多还未修复和正在被修复的青铜器,它们正等待被唤醒那段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作为一级文物,鸟篆文剑和彩绘铜方镜的研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针对三件文物的特点与修复重点、难点,制定了专属的修复方案。在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可再处理等保护修复原则下展开保护修复工作,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全波段高光谱成像、X射线探伤等手段指导后续修复保护工作。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修复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保护修复工作以及文物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随着国家对文保事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曾经冷门又小众的行业。对于未来文保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无机质文物保护部助理馆员于涵表示,自己作为年轻一代,希望能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文物修复这个行业,也希望社会大众能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到文保事业中来。
文物,带着古老文明由时空中穿越而来,它们经过修复师的巧手匠心迎来新生,将那段记忆娓娓道来,而文化也在新生的文物中被不断挖掘、传承与创新,迸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和光彩。
合作单位: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齐文化博物院
鸣谢:中共临淄区委宣传部
责编:于琳琳
审核:张达伟
责编:张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