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16市文化故事⑫|“藏”在鲁西小城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4

/ 12/06
来源:

大众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聊城市阳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水浒传》中著名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2014年6月,历经十年申遗,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让“藏”在这座鲁西小城数百年的大运河阳谷段、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被更多人知晓。

  “大运河阳谷段也被称为会通河阳谷段,始凿于元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会通河阳谷段开通后,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难以控制,很多河段因水位浅而导致无法行船,于是在易断流节点陆续修建了节制闸,以节制水流、调节水位,确保漕船运行通畅。”在阳谷县张秋镇的阳谷运河文化陈列馆,阳谷县文化馆副馆长杨风华说。

  在张秋镇上闸村,由青石垒砌的荆门上闸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杨风华(上图)介绍,这里曾被称为荆门,所以这里修建的节制闸也被称为荆门上、下闸。荆门上闸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明清曾重修。闸体由墩台、石防墙、绞关石、镇水兽等组成,石与石之间上下由铁钉相穿、左右由燕尾形铁扣相连,闸函南北长10米,东西宽约7米,闸底南北长27米;南距荆门上闸880米的荆门下闸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清曾重修,与上闸构成一组复式船闸。闸体全部由青石砌筑而成,石与石之间用燕尾形铁扣连接,形状对称、结构合理,石刻工艺精湛。闸函南北长12米,东西宽8米,金刚墙高度为6.75

  米,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

  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是会通河阶梯船闸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为了做好相关保护管理工作,阳谷县制定了《大运河遗产阳谷段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大运河阳谷段、七级运河古街、七级运河码头、盐运司等保护利用规划,并设立遗产碑、文物标志碑和保护界桩。

  “大运河阳谷段河道及沿岸遗存较多。我们先后实施了荆门上、下闸保护修缮工程,阿城上、下闸保护修缮工程,陶城铺闸、水门桥、张秋运河石桥保护修缮工程,阿城运司会馆保护修缮工程,张秋码头、七级码头保护修缮工程,金堤闸至阿城下闸保护展示工程,七级运河古街保护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张秋山陕会馆戏楼修缮工程,通过工程实施使河道水工设施遗存、沿岸附属文物得到及时有效保护。”杨风华补充道,2014年6月,大运河阳谷段、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一段四点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众新闻记者 孙亚飞 摄影 闫修晨 通讯员 史书涛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