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山东泰安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管理新格局

2024

/ 11/29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黄晓荣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黄晓荣 报道

  山东省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工矿、危化、商贸、建筑等生产经营企业众多,且山地、林地、河道面积大,全省第一、第二大林场均位于泰安,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任务较重。近年来,泰安市立足职能,以体制机制为统领,推动应急管理向“全领域、全灾种”覆盖,搭建起系统高效、各方协同的大安全、大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

  提高“统”的能力,完善“大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管理涉及领域多、单位多,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应急指挥体系是重中之重,也是“先手棋”。立足组织领导、指挥、救援、监管等四个重点,统筹资源力量,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职能配置,逐步建立完善“大应急”组织领导体系。一是建立高位统一的领导指挥体系。按照党中央关于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的部署要求,将涉及安全生产、灾害应急管理相关的9个议事协调机构优化整合,统一调整设置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市防灾救灾减灾委员会2个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2个议事协调机构1个侧重对全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1个侧重对全灾种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指挥。其中,安全生产委会按照不同的安全生产领域,重新调整工业企业、危化品、建筑工程、商贸流通、油气、矿山等专委会设置,构建起“1+N”全领域、大安全组织领导体系。防灾救灾减灾委员会下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7个专项指挥部和应急物资保障、灾害民生综合保险2个保障类专项小组,构建起“7+2”全灾种、大应急防减救指挥保障体系。二是强化全域响应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在全市88个镇街全部设置应急安全保障中心,共核定编制1500余名。同时,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多元保障,建立市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58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11支,其中,3支列入省级救援队伍序列。聚焦重点领域,立足泰安林区多、森林防火任务重的实际,突出提升重点领域专业救援能力,设立全省唯一一处市级航空护林站,且为全省唯一“林-直Ⅰ型”全功能型航站,同步设立副处级事业管理机构,完善航站管理体系。目前,泰安航空护林站已承担省调派H135型、EC225型、M26型等主力直升机常年驻防,为泰安市及泰山周边区域森林防火、防汛、地质灾害等抢险救援提供了强力航空保障;设立泰安市森林消防大队,不定机构规格和机构性质,由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管理,核定岗位员额130名,强化了全市森林消防力量。三是完善全面覆盖的应急监管体系。为强化监管职责,先后为市应急管理部门增设安全生产巡查考核、督查、调查评估和统计,及矿山安全监管等专职专业科室,进一步加强了相关安全监管职责。深化应急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将能源领域执法队伍与应急管理执法队伍整合,实现了全市应急管理领域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的集中。坚持上下联动,强化市县危化品监管力量,在市级应急管理部门设置危化品安全监管机构,为全市危化品重点县下沉行政编制,专项用于强化危化品监管力量,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执法队伍现有编制总量内增加危化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目前,全市应急管理执法队伍中专职从事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执法人员达到50人以上,平均每个县(市、区)5人以上。

  理顺“协”的关系,拧紧“大监管”责任链条

  坚持在防灾、减灾、救灾全流程中强化统分结合,既强化行业职能部门的日常防范职能,又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专业救援优势,形成行业管理部门主“防”、应急管理部门主“救”的协作责任链条。一是强化防震减灾救灾职能。围绕贯彻落实中央防震减灾工作要求,推动市县落实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责任,市县应急局统一加挂地震局牌子,理顺相关职能。同时,规范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单位设置,市县两级同步设立防震减灾中心,并相应调整市、县应急部门职能配置。二是理顺矿山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针对该市非煤矿山和煤矿安全生产原来分别由应急、能源两个部门承担的情况,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统一交由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能力更强、人员力量更足、保障能力更专业的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同时明确了煤炭行业主管部门与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边界,既实现了全市矿山(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同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承担,也进一步整合了资源力量,有效理顺了矿山安全监管体制。三是厘清新兴业态安全监管边界。围绕明晰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按照“职责法定”、“三管三必须”和“业务相近”原则,厘清了密室逃脱、剧本杀、点播影院、电竞馆等文化娱乐场所等16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分工,有效解决了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空白、监管扯皮等问题。

  夯实“战”的基础,提升“大保障”管理水平

  专职专业的人才支撑、充足有力的物资保障和反应快速的响应平台,是提升应急实战能力的基础。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牵引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和实战能力。一是强化专业人才支撑。聚焦应急管理职能定位和专业力量的需求,努力保障应急管理部门用编需求和专业人才引进,近年来,市县两级共为应急管理领域核增行政事业编制170余名。同时,通过公开招录、军转安置、内部人员调配等方式,先后为市县应急管理部门补充人员力量202人,其中具有专业背景和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占比达65%,有效保障了全市应急管理专职人员力量配备。二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市县均设立事业单位物资储备保障中心,以此为依托,坚持需求导向,完善物资保障中心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推动发改、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应急物资分类管理制度,以应急管理部门为主及时调整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实现各类物资的常态储备归口管理、应急调度集中统一。目前,全市建立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136处,储备物资1178类、986万件(套)。三是强化应急响应平台。依托市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一张网”建设,完善“上下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效能。在市、县、乡三级全部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市与6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应急视频指挥调度的互联互通,确保信息报送终端“全覆盖”,实现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送、第一时间响应,并与全市“城市大脑”实现互联互通。

责编:陈凤祁

审核:辛然

责编: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