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勇当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山东靠什么? ——聚焦全省教育大会

2024

/ 11/29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刘兵 李子路

手机查看

  □ 记者 刘兵 李子路

  强国建设,教育为先。

  在山东,5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集聚在高校;近三年新增本专科专业点中,80%以上为急需紧缺专业,职业院校为“十强”产业输送72%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最新数据显示,教育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山东教育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山东承担着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青少年近视防控、校园足球综合改革等六大‘国字号’试点任务,在学校党建、人才引育、学位授权、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省教育厅厅长李明表示,作为教育大省,山东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基础教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高等教育积厚成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会提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塑造‘十个新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教育首先要走在前列”,并进一步明确“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全球影响力的教育高地,勇当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关乎教育性质方向,关乎教育兴衰成败,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我们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优势。”省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开连介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借助潍坊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诸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双区”叠加优势,诸城第一中学深入推进育人变革,以德育融合五育,为国家输送8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我们持续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社团26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长周双庆表示,诸城第一中学将加快转变育人方式,持续激发办学活力,推进优质特色发展。

  推动教育体系从“有”到“优”、由“优”向“强”,实现山东教育由大到强的全面跃升,必须进一步把握教育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办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是山东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建设15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和100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全面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校均合作企业数量达到200余家。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伟说,目前学校所有专业均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北汽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近五年订单式培养近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全球最大、种类最多的贝类基因组综合数据库,选育的“蓬莱红4号”“海大4号”等贝类新品种,推广养殖60余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山东大学针对嗅觉感知分子机制的研究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教育、科技、人才大融合的枢纽。山东明确,要加强校地合作,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

  “近三年,山东累计实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79项,其中高校参与的有316项,占比超过83%,催生出一大批标志性创新成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说,山东积极鼓励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创新需求,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协同攻关,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在山东大学,校企合作共建的齐鲁交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现了“优势学科服务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反哺优势学科”,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重构提供“山大方案”。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一个地方与一所大学“双向奔赴”,才能实现共赢发展。“我们将全面落实‘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的发展理念,努力在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说。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拥有50余所驻济高校,济南在校生在全省高校中占比超过1/4。“我们每年召开驻济高校座谈会,征求高校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意见建议,推出留济就业创业‘政策包’,驻济高校毕业生留济率稳定在33%左右。”济南市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为教育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责编:

审核:李云霞

责编: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