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16市文化故事|海草房:活的中国生态建筑标本的“网红”之路

2024

/ 11/25
来源:

大众新闻

作者:

陶相银

手机查看

  日前,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截至目前,我国“最佳旅游乡村”总数居世界第一,但也仅有15个,这一荣誉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一个胶东小渔村,何以成为“世界最佳”?两个数据或许能给出答案——去年,烟墩角村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这一数据,得益于越冬大天鹅和海草房两大“流量密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荣成以生态保护为底色,以文化传承为灵魂,走出了一条自然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走进烟墩角村,处处可见以石为墙、海草为顶的海草房,尽管院落布设精致,但总会让人新生疑问,村民怎么至今还住着“茅草屋”呢?

  这可不是贫穷落后,村企合一的烟墩角拥有近海养殖、远洋捕捞、修造船、加工销售等诸多业务,是实打实的村强民富。“去年,光我们老两口就领了1.5万元的福利。”村民梁云秀说,村民至今居住海草房,一是该村的海草房民居院落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不容破坏;二是海草房住起来冬暖夏凉,极为舒适,“外表看起来还是老古董的样子,其实屋里啥都不缺,自来水、天然气、各种电器……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

  烟墩角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拥有640多年历史,也是现存海草房数量较多的村落,现存完整的海草房246栋、1300多间,历史最久远的达到300多年。自2013年起,烟墩角村就申请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海草房民居院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将文化保护写进村规民约,对海草房进行维护性抢修和保护性开发,依托海草房改造的渔家民宿、海草咖啡、渔家美食等休闲旅游业态逐渐兴起,70%以上的村民干起了旅游业。为了保护海草房,政府每年投入的修缮资金就达200余万元。

  海草房是胶东沿海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生态民居,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曾广泛分布于烟台、威海、青岛等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的海草房逐步被瓦房、楼房取代,目前仅有荣成、莱州沿海还有少量海草房保留,它也因此被称为“活的中国生态建筑标本”。“在上世纪90年代,海草房作为山东民居唯一代表入选了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2006年,海草房建筑工艺也被录入山东省非遗名录,并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十二大新发现’之一。”荣成市文旅局党组成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王洪臣介绍。

  海草房的建筑材料,均是就地取材。石料取自周边山上,稍作雕磨,以石灰、黄泥粘结,便可堆砌为墙,牢固耐用;再搭建木梁、檩条、椽子后,便可覆草为顶。草,不是内陆人常用的麦秸、芦苇,而是海中的鳗草。鲜活鳗草呈绿色,晒干后则变为银灰色。晒干的鳗草轻薄柔软韧性强,以其为建材的房顶厚实且松软,有良好的保温作用。更难得的是,晒干的鳗草含有大量卤胶质体,因此具有防虫蛀、不易霉变腐烂、不易点燃的特性,一个房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必更换。“用打火机点海草只冒烟不起火,水也泡不烂,所以用它做房顶,特别适用于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的胶东沿海区域。”王洪臣说。

  被渔民们俗称为大叶藻的鳗草,生活在浅海处,其构筑的海草床拥有复杂的食物链结构,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繁衍、索饵和庇护场所。早年间,获取鳗草极为容易,每年春季的风浪便会裹挟着大量鳗草“送”至沙滩上,渔民只需捡拾回去晾晒即可。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近海养殖、工程施建、水质变差等诸多原因,海草床急剧衰退,很多海湾已难再有大面积海草床。而海草床又是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固碳量达森林的2倍以上,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并在水质净化、丰富生物多样性、护堤减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科研院校团队着手实施海草床修复实验。截至目前,虽然海草床修复取得了难得的成绩,但仍难再现海滩上随便捡拾海草的情景。

  差点消失的不只是海草,还有苫房工艺,以及从事这行手艺的苫匠。为了保留这一传统工艺,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人才支撑,荣成重点发掘一批熟悉传统建筑修缮的工匠人才,并引进一批热爱古村落保护事业的本土青年人才,目前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人。

  65岁的刘玉启是荣成市港西镇巍巍村人,从17岁就开始苫海草房的他是远近闻名的苫匠,也是海草房建筑工艺的非遗传承人。刘玉启介绍,建造海草房需要石匠、瓦匠、木匠、苫匠等4个工种密切配合,共70多道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苫顶。苫匠的手艺高低,决定了房顶的寿命。因此,苫匠最为重要。”

  苫海草与安装瓦片类似,但需把海草相互压实,并不断加厚到2—4米。最顶层的屋脊还要加盖一层更厚的海草,以石灰或黄泥作为粘合剂,这道工序俗称“压脊”。“压脊”是为了防范大风天气,因此也常见有人家用渔网罩住屋顶,网角甚至还拴了石头坠住。一栋4间的海草房,就需要3000公斤海草房,三四个工匠花上十几天才能完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搬进了楼房,或更换为瓦房,即便是继续住海草房,但因为海草不好找,苫匠也不好找,很多人便把海草房顶换成了更便宜更容易施工的砖瓦、钢瓦。尤其是随着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的出现,大量海草房或被废弃或被拆除。“根据我们的统计,荣成现存的海草房约1.5万户,分布在300多个村,其中43个村的海草房资源较为丰富。”王洪臣说,“虽然看起来这个数字不小,但相较于2005年,减少了35%左右。”为挽救濒临损毁的海草房文化遗产,自2005年起,荣成把海草房纳入文物规范化管理范畴,积极探索海草房的活态保护、活化利用、活力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

  荣成坚持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对海草房进行维护性抢修和保护性开发,同时围绕水、电、路、气、暖等基础配套,全方位补齐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短板,让传统村落既古香古色、景美村净,也让村民生活更加便利化、现代化。

  古风乡韵是传统村落的形,产业发展是传统村落的根。荣成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大力推动旅游、农渔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动村民共同富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目前,荣成沿500公里海岸线已培育了以海草房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聚集区7个、省级和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2个。”王洪臣介绍,“住海草房、吃渔家饭”已成为荣成旅游的一大亮点,“目前,荣成拥有海草房民宿600余户,占民宿总量的90%以上,年接待游客量56.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

  2022年,荣成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截至目前,荣成共有300多个以海草房为代表的传统渔家村落,其中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25个。“下一步,我们将海草房的保护利用融于全市‘全产业融合、山海空联动、景城乡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之中,围绕滨海旅游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益保护,推动海草房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让古老的海草房在活化利用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王洪臣说。

  (大众新闻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钟芸 张晓娜 李信君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

责编:

审核:李云霞

责编: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