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赵奕宁 李彦涵 东营报道
1001封家书、77万字、1400多天……王清说,那些远离祖国和家人的日子,每一封家书、每一个字,都寄托着浓浓的牵挂。
1996年至2000年,时任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职工的王清先后远赴北京、科威特,参加中国石油(注:1998年胜利油田隶属中国石油)承包的科威特西部生产设施扩建项目。在那个通讯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一封封手写的家书就成为王清向妻子和女儿表达思念最好的方式,更见证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技术水平的巨大提升,是“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为准”的最好见证。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是这个家传承多年的信念
1986年,王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系储运专业,被分配至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参加工作后,他凭借踏实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很快在单位内崭露头角。
1991年,胜利油田通过英语口语和笔试的方式,在油田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培养国际业务人才,王清顺利通过考核。入选后,又接续参加了中石油第二批外经贸进修班,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加了一年的脱产培训,系统学习英语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5年底,中国石油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订了科威特西部生产设施扩建项目的总包合约,急需一批能适应海外工作的专业人才赴科威特参与项目建设。
此时,王清刚结婚没几年,女儿还不满一岁,妻子日常工作繁忙,父母也时常抱恙。对这个小家来说,这正是最需要王清这个“顶梁柱”的时候。但从小受父母的言传身教,王清一直坚定:国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个人的困难总能克服。
“我的父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培养的大学生,20世纪70年代,他们响应国家开发胜利油田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放弃了北京户口,来到当初还是盐碱滩的黄河口安家落户。他们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要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个人利益应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报名参加选拔后,得益于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前期培训基础,王清顺利进入了项目部。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时,父母、妻子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妻子坚定地告诉他:“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1996年1月14日,王清出发前往北京,开展前期工作。
在京工作期间,王清和家人可以通过固定电话联系,还算方便。“直到有一次通电话时,爱人告诉我女儿发烧了,我就产生了给女儿写封信安慰她的想法,第一封信就是这么来的。”信件寄出后,王清发现用写信的方式更能传递感情,记录生活中的琐事和趣事,后来就天天写,周周寄,成了一种习惯。
克服重重困难攻下项目 1001封家书寄托思念
1998年2月5日,王清结束了两年的国内工作,赴科威特继续参与项目工作。
初到科威特,王清就深切体会到了艰难。这是胜利油田第一次以总承包商的身份负责国际项目,由于对国际规则不甚了解,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以施工图为例,原本预估2个月就可以完成绘制,但最终足足用了7个月,才通过甲方审核。
“虽然一次次地被驳回修改,但我们的团队越挫越勇,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完成了任务,还培养出一大批从事国际石油石化项目的优秀人才。这批人如今都已经成为胜利油田在国际项目上的中坚力量,我认为这是做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所在。”王清说。
除了工作上的巨大压力,酷热的自然环境也让王清很不习惯。当地夏季最高气温可达近50℃,抵达没多久,王清就中暑住进了医院。工作、生活上的双重压力,让王清更加思念家人。但彼时国际长途电话非常昂贵,王清只有通过写信来倾诉。
“2000年,从科威特打国际长途回家,1分钟差不多要100元人民币,如果写信的话,国际邮资只需要4.5元钱。所以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写信。”王清说,一封信4.5元,即使写信也得精打细算,每天写完信他会先存着,等到有同事休假回国,就拜托同事将这些信带回国内,然后再邮寄。“因为国内寄信,邮资只要5角钱。”王清笑着说。
据王清本人统计,那些年他一共写了1001封信,其中约800封是到科威特后写给家里的。“我参与国际项目那么长时间,就意味着在家庭责任方面是有很大亏欠的。我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尽力弥补一些,比如结婚纪念日、生日、情人节,我都会精心挑选带音乐的明信片,给爱人一个惊喜,让她感受到我对家的思念。”
不仅是对妻子,王清也给当时还年幼的女儿写过很多信,由妻子念给女儿听。在信中,王清诉说对女儿的思念,也经常跟女儿解释爸爸不能陪伴她的原因:“我在信里经常对女儿说,爸爸在国外为祖国工作,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我想通过书信,从小培养女儿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20多年来我国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家书是最好的见证
1997年7月1日,王清给妻子邮寄了一张有着特殊意义的明信片,认认真真地在上面写下了“中国政府今天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行字。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我都给妻子寄了明信片,以示纪念。1998年南方遭遇洪灾,我作为部门负责人,立即召开中外全体员工开会,布置捐款工作,是项目部第一个完成捐款的部门单位。中国人即使走出国门、身在海外,依然时刻情系祖国。”王清激动地回忆道。
时间悄然流逝,当年的“小王”已成了“老王”,每每回想起峥嵘岁月,王清仍感慨万千,无比怀念。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清结识了胜利油田在科威特项目部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趁着对方回国休假,细聊了有关项目如今的发展情况。
“20多年过去了,不管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身处国外的职工想念家人,随时都能打视频电话,再也不用像我当时那样写信、攒信了。”王清感慨道,变的是日益发达的技术,一直没变的,是胜利石油人的“精气神”,是敢打硬仗的战斗力。
王清告诉记者,当年赴海外工作,项目的施工标准、技术标准大多以外方标准为主。随着我们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水平的大幅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项目开始以中国的技术标准、施工标准为准。这让王清感到无比自豪。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1001封家书,写满了思念和牵挂,更映射出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如今,王清自告奋勇当起了东营区的百姓宣讲员,他说要发挥余热,把1001封家书的故事讲给人们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那段奋斗的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征集线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旗下各平台、腾讯新闻持续面向全网征集家书线索。如果您有家书、日记、手稿或相关线索,可发送基本资料、联系方式到“家书里的中国”活动电子邮箱:jsldzg2024@163.com;可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进入海码头“家书里的中国”话题留言;可通过“海报新闻”抖音号、微博话题#家书里的中国#首条置顶微博等渠道留言提供线索。如您不方便网上投递,也可拨打热线电话0531-85193610反馈信息。山东网友或提供与山东相关书信线索的,还可以根据您所在的城市联系16市档案馆征集处,向档案馆提供家书资料。
责编:于琳琳
审核:王磊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