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烟台苹果的“野生”试验

2024

/ 10/26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作者:

李楠楠 杜晓丹

手机查看

  金秋时节,苹果红了。

  田野里、山岗上,果农们忙碌地采摘着硕大的苹果,一堆堆、一筐筐苹果在路边堆积成山,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烟台苹果又迎来了丰收季。

  在莱州市琅琊岭生态果园,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微风吹过,整个园区弥漫着苹果的芳香。然而,果园里却鲜见采摘的果农,“咱们这是不套袋苹果,最佳采摘期在11月初。”果园负责人王景波说。

  不套袋的苹果被称为“野生果”,从2015年起,王景波开始试验种植“野生果”,至今试验成功。“野生果”凭借好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不愁卖,价格还高!”王景波说,他对种植不套袋苹果的前景充满信心。

  不着急摘的“野生果”不愁卖

  10月,烟台苹果进入收获季,果农开始忙碌起来。

  在莱州市朱桥镇由家村琅琊岭生态产业园,放眼远眺皆是果园:2000多亩苹果枝繁叶绿,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树行之间则是碧绿的没过脚踝的青草,偶尔还夹杂着几朵小野花,充满野趣。深呼吸一口,果香花香交互,清新宜人。

  累累硕果挂枝头,却鲜见果农忙碌采摘的身影。这是咋回事?

  “咱们这是不套袋苹果,最佳采摘期要在11月初。”见记者有些疑惑,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解释说,苹果要卖上好价钱关键是要有好品质,为了保证苹果好吃,他们并不着急采摘。

王景波在摘树叶,增加光照。

  “不套袋苹果从育果期就没有纸袋遮挡,接受光照时间长,香味、硬度、糖度都要比套袋苹果高。”一边走着,一边说着,王景波顺手摘下头顶上的一个大苹果,轻轻松松掰开一半递了过来: “你看,果肉紧实、清脆。再等20多天,达到完全成熟,糖度能达到17—20,那时候就可以下树采摘了。到时候你们再来,这里就是一片繁忙景象。”

  “种了这么多年不套袋苹果,客商们都知道我们琅琊岭的苹果好吃,我们的苹果供不应求。”王景波说,他们喊不套袋的苹果是“野生果”,虽然外观不那么好看但是口感好。一到采摘季,他们都主动上门来。

  “品质好,价格自然高。”王景波介绍各种不同果型的价格:野生高端果按个卖,像礼盒装90#以上苹果9个一盒,售价150元;80#苹果12个一盒,售价120元;75#苹果10斤装,售价50元。除了礼盒装,普通三级果在市场上的批发价格大概在2.8元/斤。

  “目前2000亩果园,进入丰产期的有1200亩,今年预计产量在700万斤。”王景波说,“我们的苹果不愁销售,产多少都能当年卖完。”据介绍,目前他们的销售模式是合作社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线上,除了专业的直播销售外,合作社还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开设网店,建立网上销售团队,平均每天接单1500单以上;线下,除了传统的市场批发和水果经销商上门取货外,还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企联合,与多家超市以及大型水果销售平台商签订销售协议。

  虽然还没有到大面积采摘的时刻,但是很多客商已经跃跃欲试,早早地就开始联系王景波,“现在预订的客商不少。”王景波说,“大部分都是回头客。”

  “琅琊岭的苹果口感非常好,汁多甜度高,消费者普遍反映吃了琅琊岭的苹果,就不想吃其他家的苹果了。”莱州当地水果商任春艳说,“大家口口相传,非常认可琅琊岭的苹果,今年好多客户早早就预订了。苹果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最远销售到到黑河。”

  “琅琊岭的苹果虽然模样不那么好看,但口感好,苹果又脆又甜,虽然卖价高,但是在市场上消费者很认可,都喜欢吃琅琊岭的苹果。”青岛的水果客商陆如富说,“我已经连续七八年来琅琊岭采购苹果了,现在每年最低也要采购100多万斤。”

  免套袋技术并非“一免了之”

  说起不套袋苹果,自然要提到套袋技术。上世纪90年代,烟台果农开始使用苹果套袋技术。套袋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促进果实均匀着色、果个增大,还切断了多种病害和虫害对果实直接造成危害的途径,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但历经20多年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项技术存在的问题也在显现,比如套袋产生成本的上升,套袋所用纸袋,以及摘袋后铺设的反光膜,也产生了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

  “现在一个苹果袋0.09元,人工费也是不断上涨,套袋季每天最低200元/人、最高400元/人,关键是那几年我们给钱也找不到人帮忙。”2010年就开始种苹果的王景波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解决套袋“雇工难”“雇工贵”的问题,2015年他们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支持下,拿出30亩地试验免套袋苹果种植。

  “试验种植的过程是非常煎熬的,这些年都是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王景波介绍,苹果需要挂树200天才能收获,这么漫长的日子,没有纸袋保护,面对风雨夹击,是个不小的挑战 。

  “免套袋技术可以节省用工,还可以减少废弃纸袋、反光膜等污染,对环境友好。”莱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茶工作站站长杨鲁光说,但免套袋技术并非“一免了之”,这背后是一系列技术的系统支撑。

  苹果不套袋,关键是要如何控制病虫害。

  “当时没有其他办法,就是要下笨功夫。”王景波说着拿出一大摞数据观测记录表,防治病虫害要有大量准确的测报数据,当时他们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学习认识桃小、梨小、棉铃虫、绿盲蝽等各种害虫及其生长周期特性等,然后安排人员全天候在田间观测记录,留下详实的测报数据。只有精准测报后,才能准确施用低毒或无毒农药,以求“一击必中”。

王景波展示记录的测报数据。

  经过多年研究摸索,果园还形成一套完善的物理防虫措施,果园内迷向丝、诱捕器、杀虫灯等防虫设备齐上阵,还有定点放置性诱素,这种生物提取的制剂可以起到引诱公虫的作用;配套粘虫板,将公虫逮住,阻断害虫的繁殖;放置糖醋罐,利用糖醋水的香味,引诱害虫,从而将其消灭掉。

  除了病虫害的防控之外,还有诸如选择优质高档易着色品种、优化改善果园微域生态环境、高光效树形培养与整形修剪、提高土壤肥力及肥水均衡供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支撑。在省市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王景波和他的合作社将30亩试验园扩展到2000亩,并逐步摸索出“轻简智效”免袋栽培模式。

  “轻”即变大为小、矮砧栽培。“在品种上,我们采用烟富3、美味、红嘎啦、华硕、首红、天汪1号,并改变以往苹果乔化稀植、乔砧密植等栽培模式,对周边600多亩丘陵和荒地起高垫低,进行土壤改良,建起512亩的现代矮砧苹果集约栽培示范区。”王景波说,配套矮砧大苗建园、宽行密株、起垄栽植、设立支架、纺锤形整枝等轻量化技术措施,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苹果树高降低、种植行距加大,有利于果园通风、透光,有利于机械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苹果早成型、早结果、早上产,实现由“一年栽树、四年挂果”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跨越发展。

  苹果不套袋,每亩能省6000元

  “以前果树管理,需要刻芽、拉枝、修剪、环剥、疏花、套袋、摘袋、转果、摘果等十几个环节,全部需人工完成。”杨鲁光说,而“轻简智效”免袋栽培模式中的“简”,即简化环节、提高效率。

  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王景波和他的合作社历时7年,续攻克化学疏花疏果、免套袋栽培技术。新技术不使用果袋、不铺反光膜,减少了人工疏花疏果、套袋、脱袋、铺膜、清膜等环节,每亩可减少果袋2万个、减少反光膜使用10公斤,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果园里的“野生”苹果挂满枝头,静待采摘。

  除了“轻”和“简”,王景波介绍,“智”即农机配套、智慧管理。琅琊岭合作社实施机器替人,加大施肥机、压草割草机、新型药械、无人机、剪枝机等果园机械的推广应用。种植基地全部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化,打造果园物联网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以及土壤盐分、pH值等参数,根据参数适时调整管理措施,实现“一机在手、全园掌控”,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以前管理1亩果园约需50个工,现在仅需5个工。

  此外,“效”即成本下降、效益提升。“这一整套技术系列开展后,果园实现了降低劳动强度、少用工数量、农资投入和提高生产效率、果品质量、经济收益的‘三降三提’成效。”王景波介绍,“套袋成本是苹果种植成本的大头,占到40%左右。我们开展免套袋栽培技术,每亩节约人工、纸袋、反光膜大约6000元,而且产量增加了,糖度提高了,单价比普通苹果高出两三成。”

  琅琊岭“野生”苹果的试验成果,除了产量增加和收益提高外,奖项和荣誉也接踵而来。

  2019年11月,在陕西杨凌举办的“中国好苹果”大赛中,琅琊岭苹果一举拿下免套袋组金奖和最具价值生态果品奖两项大奖。2020年,试验于琅琊岭苹果园里的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琅琊岭免套袋苹果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免套袋苹果生产基地,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事实证明,降低成本和提升品质,是可以一举两得的。”获得奖项和荣誉不仅是对烟台苹果“野生”试验获得成功的一种认可,也让王景波感到自豪。

  “野生果”的试验还在持续

  王景波和他的合作社种植不套袋“野生”苹果的试验成功了,但年届六旬的王景波并没有满足。

  “还有很大空间。”王景波说,“试验还在持续,我希望将来‘野生果’既好吃又好看。外观品质改善了、商品率提高了,不套袋苹果才会越种越多。”

  “不套袋不是普通的把袋子拿下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措施的应用,使苹果的袋子摘下来以后,品质更加提高,果品成品果率更加提高,果实安全性更加提高。”王景波说,现在他还在不断试验。

  “一亩园,十亩田”的俗语不仅指果园的高收益,更指果园的高消耗。据测算,果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约为大田作物的5—8倍。苹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绿色化转型。现在王景波和他的合作社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通过“果园生草、以草养畜、以畜生沼、以沼促果”立体生态循环模式,让苹果生长回归自然、回归本源,实现农药、化肥“双减”,形成苹果种植和畜禽养殖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

王景波在查看苹果长势。

  怎么算真正做到了回归自然?在琅琊岭的果园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论果树还是杂草都很繁茂。

  琅琊岭的果园从不除草,在王景波看来,虫子喜欢杂草丛生的环境,有了草就会减少它们对果树的侵袭,同时草丛还可以锁住土壤水分,冬天枯萎了还可以反哺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这个草还有个好处就是以草养禽畜。我们以草作饲料,养殖了1.8万只大鹅。将大鹅分成6群,果园分成 40片,将鹅群放牧果园,20天左右1个片,3个月进行1次全园轮牧,既可控制草势、省去人工除草费用,又可减少果园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保障果园生态。”王景波说。

  据介绍,在大鹅养殖的基础上,他们还大力发展猪、牛、羊、兔、鸡等规模化养殖,建成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畜牧场,存栏畜禽近5万头(只)。这么多牲畜产生的粪便可以生产沼气,生态园建设大型沼气池6 个,将禽畜粪便以及废弃的苹果枝条和粮食秸秆回收进行堆沤发酵,变废为宝,年产有机肥1万立方米。此外,配套建设1.5万立方米大型沼渣沼液储存池,铺设地下沼液输送管网1.6万米,基本实现基地全覆盖。在满足种植需求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畜禽粪污问题。沼渣沼液用于果树施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

  据检测,琅琊岭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3%,比全市平均高约2个百分点,接近日本有机果园含量水平。2022年,琅琊岭生态果园获全球环境基金生态系统创新转型重点项目资助,通过项目示范,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苹果种得好,还要卖得好。王景波说,现在合作社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团队,并积极培育苹果高端品牌,率先采用电子二维码追溯制度,为生产的每一个苹果进行品质保证,“琅琊岭”牌苹果先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获评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在莱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他们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持续提升“琅琊岭”苹果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琅琊岭”苹果畅销北京、上海等20余地,成为“抢手果”,仅线上年销售收入就达到400万元。

  “种植不套袋苹果的前景,我充满信心。”谈起苹果种植,王景波总是滔滔不绝,目光如炬。熟悉王景波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对农业有情怀的人,身上有一股韧劲、钻劲和不服输的劲。而与一般果农不同的是,王景波30岁之前没种过地,他起家于纺织业,从1994年开始做农业。王景波种过粮、养过猪,2010年起搞果园,在他弃工从农的30年里,曾数次跌倒,但王景波现在仍坚定地说,未来种苹果大有可为,做农业大有可为。

  星星之火,逐渐燎原。截至目前,烟台市已制定了免套袋苹果试行标准,打造了13处免套袋苹果示范典型基地、面积逾7000亩,基本覆盖全市苹果主产区。“下一步,我们将在琅琊岭打造200亩免套袋苹果高质量发展精准防控示范园,建设成为全国最先进的苹果免套袋生产技术展示中心。”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从浦锋说,预计到2025年,烟台将新发展2000亩苹果免套袋生产基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李楠楠 杜晓丹)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