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行走山东黄河沿线,山东省市党媒记者发现了什么?

2024

/ 10/22
来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作者:

王兆锋 王浩奇 刘涛 高田 刘飞跃 胡沥中 徐付彪 程芃芃 刘磊 杨珂 王健 徐超超 纪伟 王彤彤 黄露玲 巩晓蕾 于海员

手机查看

  母亲河滋养了山东大地,孕育了齐鲁文化。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从东明县入境,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等9市,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近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携手青海日报·青海观察、四川日报·四川观察、甘肃日报·新甘肃、宁夏日报·宁视频、内蒙古日报·草原云、山西日报·山西日报客户端、陕西日报·群众新闻、河南日报·顶端新闻等沿黄省级党媒以及山东16市党媒,联动开展“行走黄河”大型全媒体报道。

  大众日报今日推出特刊,与山东沿黄9市党媒一起,讲述新时代黄河故事。

  菏泽:黄河滩上养起高端热带观赏鱼

  10月17日,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

  风从黄河来,拂过东开金滩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

  “看,这条变异的黄化银龙鱼(学名‘双须骨舌鱼’),头翘,身子短、宽,象征着‘龙抬头’,价格在八千至一万元之间。银龙鱼作为高端观赏鱼,一条一价,每长一厘米,价格就要上浮一个档次。”在东明县东开金滩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观赏鱼养殖基地,菏泽黄河金滩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永振告诉记者。

  这里是高端热带观赏鱼的乐园。在一个玻璃鱼缸里,十几条球形蝴蝶鲤游来游去,宛若一幅活动的水墨画,赏心悦目。“这种鱼,批发价每条200元,到了大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价格更高。”乔永振说,“基地有20个智能化温室养鱼大棚,有22个高端观赏鱼品种,总共190万尾。其中最珍贵的,是金龙鱼(学名‘美丽硬仆骨舌鱼’)和银龙鱼。”

  “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黄河滩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于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东明东开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邢鹏英说,经过深入考察论证,企业把目光投向了高端观赏鱼养殖上。

  “黄河滩区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而高端观赏鱼市场是一片蓝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观赏鱼。以金龙鱼为例,这是古老的活化石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文化价值。之前金龙鱼产业被国外垄断,国内的金龙鱼依靠进口,每年要进口20万尾左右。现在,我们的龙鱼在黄河滩繁育成功后,可以迅速抢占高端观赏鱼市场。”

  通过朋友的牵线搭桥,邢鹏英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取得了联系。

  而在洽谈合作之前,珠江水产研究所观赏渔业研究室主任牟希东,悄悄来现场调研了2次,对黄河滩的水资源、水环境、水条件,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得出结论:“繁育龙鱼,这里是天造地设之地。”

  合作就此达成:双方共建骨舌鱼产学研合作基地。“研究所破解了龙鱼的性别鉴定和一对一配对繁殖的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龙鱼繁育的空白。之前,由于无法鉴别雄雌,国外都采取群体繁育的模式,无法扩大产量。从群体繁育到一对一精准配对繁育,效率提高了20倍。”邢鹏英说,双方合作培育新一代种鱼,推动龙鱼产业化推广,在菏泽黄河滩打造全国最大的龙鱼繁育基地。

  发展高端热带观赏鱼产业,需要专业人才。今年4月,邢鹏英从天津把老乡乔永振给“请”回来了。35岁的乔永振从小喜欢观赏鱼,大学学习的也是水产养殖。

  “在大学期间,我就去水产养殖公司实习养鱼,毕业后,在唐山、天津创业,养观赏鱼。在邢总的邀请下,我决定回来创业。这不,短短几个月,我们就已经把黄河滩养殖的观赏鱼卖到了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地的大型花鸟鱼虫批发市场。”乔永振说,下一步,他们将把重点放在龙鱼繁育上,让龙鱼“游进”黄河滩,再从黄河滩“游向”全国乃至世界。

  (大众日报记者 王兆锋 菏泽日报记者 李保珠)

  济宁:出发!“船四代”驾驶集装箱船通江达海

  “出发!”10月15日下午5点,随着对讲机里传出一声指令,一艘满载着2000多吨化肥的集装箱货船慢慢驶离龙拱港,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南驶去。“货船7天行驶700公里直达上海,集装箱经转运出海,最后将运抵越南。”驾驶舱内,33岁的“船四代”段义宝盯着北斗导航画面,一手微调舵轮,一手拨动挡柄,不断提高航速。

  “我开的第一艘船装载量只有800吨,当时主要运散货,条件很艰苦。”段义宝从小跟随父亲在大运河上跑船,17岁时就能独自开船航行。从前跑船,他记忆最深的是冬天装河沙,漫上船舷的河水没过膝盖,冰冷刺骨。从济宁到长江要过13道船闸,一个单趟跑下来,最快也要半个月。“况且跑了这趟愁下趟,经常因为找不到货源漂在江里过节过年,一年到头还跑不了10趟。”他说。

  改变,源于济宁在现代港航物流上的突破。

  济宁依靠区位优势,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依托京杭大运河规划建设了“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先后完成京杭大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三改二”、湖西航道下级湖段改造等工程。目前,通航里程621公里、占全省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如今,京杭大运河济宁城区以南167公里主航道全部达到二级标准,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实现了从济宁通江达海。

  深秋的午后,龙拱港上格外繁忙。一个个集装箱在无人集卡与岸桥的密切配合下,被稳稳装上船舶。记者下午2点登船采访,等到5点采访结束时,96标箱化肥刚好装完。段义宝说:“从前装满一船货需要七八个小时,现在只用三个多小时,省时又省心。”

  “我们将海港先进理念引入内河航运,在港机设备远控、港口无人驾驶、5G全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首创成果,建成国内首个内河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济宁港航龙拱港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技术员蒋帅介绍。

  随着港口、航道的升级,段义宝和同伴将小船换成大船,并加入了济宁能源集团旗下的中交润杨(山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公司帮大家统一联系货源,让我们这些常年漂在运河上的船民有了归属感。”段义宝说,不仅如此,集装箱货船航行途中管护简单,并享受优先过闸政策,从济宁到上海只需要7天。

  去年底,随着济宁港航龙拱港海关监管场的运营,当地企业可以直接从“家门口”报关,通过河海联运,让自家产品发往世界各地。当前,济宁着眼发展通江达海大物流,一体推进港口、物流、贸易融合发展。济宁港物贸网络已覆盖全国20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国际物流贸易拓展至荷兰、越南、泰国等10余个国家。今年1—9月,济宁港货物吞吐量达7417.2万吨、同比增长43.3%,集装箱吞吐量29.83万标箱、同比增长105.7%。

  “航线联通世界,货源自然更广。”段义宝感慨,以前运输以内贸为主,如今外贸的船单越来越多,一年下来能跑20趟,收入也更加稳定了。

  夕阳西下,船行不止。憧憬着更好的将来,段义宝开足马力,货船在橘红色的运河上留下一道闪亮的航迹。

  (大众日报记者 王浩奇 济宁日报记者 张程顺)

  泰安:新能源汽车赛道,一家传统齿轮企业的转型

  购置超过1100台数控化精密设备,新上35条智能化自动生产线……短短数年间,位于新泰市的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投入数亿元,进行数智化全面升级。

  润通齿轮原本深耕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是国内传统商用车齿轮制造领域的头部企业。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产能低下等短板,使企业在市场风云变幻中,一度面临发展困境。

  要想和市场同频共振,转型势在必行。

  “当时公司高层进行了激烈讨论,有人对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受电池和充电效率的影响,新能源商用车特别是长途运输车不太可能实现电动化,进行大规模投资转型进入新赛道,一旦选错方向,公司将面临巨大损失。”公司副总经理姜勇介绍。

  经过反复论证,润通齿轮统一思想:必须搭上新能源汽车赛道,必须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他们迎难而上,从2018年开始全面启动数转智改计划,先后投入6.6亿元,对近2000台设备进行数控化改造,其中新购置设备占比近60%,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身。

  日前,走进润通齿轮2号生产车间,只见自动化机械手臂灵巧挥舞,精准高效地执行着生产指令,产线上变速箱齿轮、差速器壳等产品陆续下线。

  在一条由四台机器组成的半轴齿轮自动化生产线旁,只有一名工人在忙碌。“放在以前,这条线至少需要七八个人。”公司办公室主管李霞说,通过数智化改造,高科技设备已成功取代部分传统的人力操作,成为生产线上的“得力干将”。据了解,该车间共有35条智能化生产线,100名工人每天能生产4万余件产品,要在以前,完成同样的工作至少需要500人。

  更为关键的是,润通齿轮的数智化改造,让企业生产的减速齿轮齿向精度由原来的六级提高到四级。“从上端到下端,平行误差不超过0.7微米,按照国标来说就是四级精度,我们现在已经达到0.1微米,属于航空齿轮级别,实现行业领先。”姜勇介绍,这一改变,为企业成功打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现在,企业生产的纯电动商用车齿轮已经批量生产,成为中国重汽、广西方盛、苏州绿控等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巨头的战略供应商,企业每年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创收5000多万元。今年,润通齿轮正向“单项冠军”发起冲刺。上半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7.1%。

  当前,润通齿轮数智化改造的脚步没有停止,正在积极创建5G数字工厂。“未来,我们会将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全面融进智能手机之中,从设备运营到人员配置,从物料库存到财务管理,乃至整体管理概况,皆能一手掌握。”在企业5G数字工厂的中控室内,李霞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企业发展的蓝图。

  (大众日报记者 刘涛 泰安日报记者 崔东旭)

  聊城:一颗苹果,一株艾草,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10月16日,在东阿县大桥镇郭口村,黄河岸边的苹果园里,一棵棵苹果树被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村民郭长根夫妻二人正在摘苹果。

  “好苹果不愁卖!不用出果园,苹果就能全卖完,这30亩苹果预计今年能收入30多万元。”郭长根说,黄河岸边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种出来的苹果甘甜清脆,糖度高、口感好,采购商上门抢购,每逢节假日,游客也纷纷钻进果园体验采摘。

  而在2019年以前,郭口村还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民多数在周边工厂打工。

  如何利用沿黄资源禀赋带动村庄发展?郭口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生在带领村民考察果树种植后,流转120亩土地建设了郭口苹果园,由村民自行认领种植面积。为了激发村民们的积极性,每棵苹果苗由村集体补贴10块钱。郭长根一口气认领了30亩,去年果树第一年挂果,就迎来了大丰收。

  借助郭口村等9个沿黄村的种植基础,东阿县整合资金1.02亿元,重点打造沿黄“一村一品”,黄金梨、山楂、蜜桃将黄河大堤沿岸变成了“花果村”。在此基础上,9个村成立了“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示范片区的中心村,郭口村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去年,郭怀生带领村干部摸底了村内闲置的民宅,决定引入民宿、餐饮、研学等新业态。“村民们一开始不愿意将闲置的房屋交给村集体打理,郭书记带头将自家的住宅拿出来出租,之后陆续有村民将闲置房屋交给我们。”郭口村乡村振兴专员于文会说。闲置房屋被修葺一新,引入了林下别苑、豆腐工坊、秋月小院,实现了餐饮、民宿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从郭口村出发沿黄河大堤行驶,就来到了“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另一端——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

  “以前,村里没有人把艾草当成宝,直到看到不少城里人专程来摘艾草,他们才萌生了发展艾草产业的念头。”东阿“九顶莲花艾”助农项目合伙人张辉说,“我们专程去河南学习,发现艾草可以做上千种产品。”

  看到艾草的市场前景,张辉正式成为项目合伙人,并在村里打造了艾草体验馆。在艾草体验馆,游客不仅能体验艾灸,还能选购艾草精油、艾草护肤品、香囊等多种艾草产品。

  东阿县打造了集艾草体验、牡丹观光、黄河文化、传统民宿于一体的艾山风景区。如今,艾山村已成为省重点康养旅游村。“随着多业态的引入,艾山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势头强劲,逐渐成了旅行团、研学团、骑行团的目的地。”艾山新村党委第一书记王同旭介绍。

  据介绍,东阿县持续聚焦57公里黄河沿线,重点打造“沿黄九品·品品连乡”“金牛古邑·莓好甜园”等三个示范片区,加快形成“休闲农业+特色人文+名山古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今年4月,“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获批省级示范区,《发掘用好沿黄资源、走出平原乡村发展新路径》入选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

  (大众日报记者 高田 聊城日报记者 沈欣欣)

  济南:起步区项目建设用上会发电的玻璃

  深秋时节,黄河北岸天高云淡。

  10月15日上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其间,项目总监张洋与施工方,正在商议室内外装饰装修的具体细节。“幕墙所用各种类型玻璃正陆续进场,一些特殊玻璃也在加快生产。”张洋说。

  该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三星、零能耗建筑标准建造,获得“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为了实现零碳运行,项目设计在建筑实体外部套上一个‘智慧生态罩’。如此一来,既要保证气密性又要利用自然风调节气温,既要保证采光又要阻隔夏季强烈的日晒,还要利用太阳能发电,这对玻璃的选取提出了苛刻要求。”张洋说。

  如何满足要求?材料样品间内,张洋拿着一块带有一条条深灰色细线的特殊玻璃,对记者说,这种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能够在满足20%—40%透光率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率发电。该项目将安装500多块光伏发电玻璃,年发电量可达10万度,将有效补充运行中的绿电需求。而这种光伏发电玻璃,就是在距项目15公里外的山东温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声玻璃)生产的。

  双层夹胶玻璃黏合,定制化玻璃彩色打印,绿色低能耗玻璃组装……10月15日下午,温声玻璃特殊玻璃生产厂房内机器轰鸣。公司执行总经理张旭东,刚送走来自中东的客户,便来到厂房察看生产进度。随着市场利好政策出台,前期积累的大量订单需要抓紧交货。

  “大家往往都觉得玻璃生产是传统产业,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行业也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们生产的光伏玻璃一平方米每小时的发电量达0.25度,高端节能玻璃的节能指数更是普通玻璃的5倍。”张旭东说,从普通单片白玻璃,到普通中空玻璃,再到LOW-E节能玻璃,玻璃生产技术一直在迭代更新。2019年,他们的研发团队突破玻璃发电技术瓶颈,成为我省第一家BIPV发电玻璃生产企业。

  “从事玻璃深加工近30年,绿色低碳一直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企业先后通过了济南市绿色工厂认证、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张旭东说,公司的发展理念,与起步区这座绿色新城的发展定位非常契合。

  济南起步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应运而生,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近年来,加快生态、建筑、产业等领域绿色发展。目前,起步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

  作为当地“存量企业”,温声玻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了零碳智慧产业园的光伏发电玻璃,起步区内,有7个项目用上了这家公司生产的绿色低能耗玻璃。公司4万平方米的厂区,已经不能满足产能需求。

  谈起这一发展瓶颈,张旭东脸上却未见愁容,他告诉记者,起步区在了解这一诉求后,在附近新规划了一座绿色智能产业园,未来公司将搬入占地90多亩的新厂区,建设6万平方米新厂房,打造5条连续的自动化生产线,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众日报记者 刘飞跃 胡沥中 济南日报记者 张素芬)

  德州:黄河岸边,有这样一个生态法庭

  深秋时节,德州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内,林水相依,草木葱茏,水鸟翔集,环颈雉、野鸭等鸟类随处可见。

  “这里还藏着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呢!”近日,齐河县人民法院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副庭长张杰介绍,作为2023年11月正式挂牌的山东省首个以“黄河生态”命名带独立编制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法庭,他们审理的涉黄河生态案件包括环境污染、非法狩猎、非法砍伐等多种类型,而案件中涉及的无法直接修复的环境功能性损失,全部在这里进行替代性修复。

  在基地深处,有一片挂有生态修复标牌的白蜡树,其中185棵是对德州市首例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系列案件进行异地修复而种植培育的。

  2023年,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审理了德州市首例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案件中,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高某宝等13人非法收购、储存废机油2900余吨,造成沿黄流域济南、德州等6市共8处土地污染。

  将修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环境资源犯罪处置中,齐河县人民法院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建立时,便通过创新机制、加强合作,不断织密执法司法联动网络。

  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庭长李思强介绍,正是得益于创新机制,在上述案件中,齐河县人民检察院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并开展调查;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在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前,已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调解处理,被告与生态环境修复公司签署修复协议,委托其处置危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将165万元生态修复基金全部缴纳至专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提存账户,最终明确除济南一污染地块因拆迁无法原位修复外,其余污染现场均采用原位修复方式恢复生态原貌。对无法直接原位修复的环境功能性损失,通过补植复绿方式在修复示范基地开展替代性修复,补种了这185棵白蜡树。

  据介绍,齐河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示范基地是一处融合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协作联动、普法宣传功能,创新“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实践,打造集宣传、教育、警示、修复、惩戒“五位一体”的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在这里,替代性修复的方式有很多种。2023年,张某荣、焦某玉非法捕捞水产品案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进行补偿性修复。该案中,张某荣、焦某玉在禁渔期内于赵牛河内,自行使用电瓶改装的设备电鱼,非法捕捞鲫鱼、黑鱼等野生鱼类197条。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张某荣、焦某玉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提出希望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弥补受损的生态环境。

  “刑罚只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才是最终目的。”齐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磊说,自成立以来,黄河生态城人民法庭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220件,既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也注重通过司法手段推动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以法治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徐付彪 德州日报记者 张晓航)

  滨州:对虾养殖越来越成了一门技术活

  秋风送爽的时节,博兴县乔庄镇东冯村对虾养殖户冯春峰,一大早就在虾池边等着从保定市过来的“收虾客”。今年他承包了近十个虾池,眼下“第二茬”对虾到了收获的季节。

  10月16日上午8点半,人员和设备陆续到位,对虾捕捞正式开始。长方形的虾池两侧,一侧是拉网的六七名工人排成队,肩扛网绳,另一侧是拖拉机拉着网绳,共同牵引沉入水底的虾网。采用这种“拖拉机+人工”的方式,快捷省力。

  “虾的体质很好,个头不小。”从保定赶过来的“收虾客”张宝山脸上露出笑容。

  冯春峰今年45岁,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当天捕捞的3个虾池,平均产量1500斤,每个虾池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

  南美白对虾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对水质尤其“挑剔”。对冯春峰来说,到了养殖后期,每个虾池每天要投料三次甚至更多,近十个虾池,要从早忙到晚。但现在有了无人机的“加持”,养虾从“重体力活”开始向“技术活”转变。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投料。”冯春峰介绍,像他这种连片养殖的养殖户,使用无人机,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体力。

  “我们这里地势低洼,盐碱地多,没开发之前,这些虾池就是盐碱地。”冯春峰说,盐碱地除了长碱蓬和芦苇,几乎不长别的。后来随着全镇发展对虾养殖,越来越多的盐碱地被开发成了虾池。

  博兴县紧邻黄河,有大片的盐碱地。“盐碱地开发成虾池后,盐度适中,地下水丰富,非常适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对虾养殖产业越来越大,从技术人员配备到各种相关政策,镇上也大力进行扶持。”东冯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生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东冯村也开始探索高效、多品种养殖,改进推出与养殖相配套的大棚保温等技术,增加了产量和效益。

  “一开始是一年一季,这几年,我们开始普及大棚养虾,通过提高棚内温度、虾苗提前育种等措施,实现了一年内养殖两季虾,养殖户增加了一季收入。”张文生说,目前,他们正在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力争实现一年养殖三季虾。

  一个个虾池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对虾养殖成了东冯村的闪亮名片。东冯村共115户,其中对虾养殖户多达42户。

  东冯村只是乔庄镇“靠水吃水”的一个缩影。自2001年试养南美白对虾以来,全镇已发展出45个养殖专业村,3200多个养殖户,养殖面积由最初的800亩扩展到3.5万亩,共有1.2万个标准化池塘;产量由亩产200公斤提高到740公斤,年产值达到13亿元。

  小小一只虾,带动了全镇的“虾产业”。目前,全镇有虾苗淡化企业30余家,从事相应设备经营的业户260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存储能力3000吨。

  现在,博兴对虾已成为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品种目录产品,202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精品培育计划。

  (大众日报记者 程芃芃 滨州日报记者 位鲁江)

  淄博:“靠着晒太阳,俺村的光伏项目年收入过百万”

  金秋的暖阳,照耀着黄河岸边的高青大地,乡村场院里,刚刚收完的玉米正沐浴着阳光,等待脱粒。抬眼望去,那灿烂的金黄与村庄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相互交织,熠熠生辉。

  10月17日,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油马村村民赵凤华,忙完手头的活儿,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光伏精灵客户端,查看自家光伏板的运行状况。“天不好,今天才发了30多度电。”她微微皱起眉头,言语中带着些许遗憾。

  “他婶子,又在看你家光伏板发多少电啦?”一旁,同村的宗春英笑着打趣道。

  赵凤华家是油马村第一批“吃螃蟹”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农户之一。

  “一开始我们心里真是没底,毕竟投资不算小,尽管国家有政策支持。我们投资了46400元,安装了42块光伏板。没想到这收益还挺稳定,平均每年能有一万多块钱进账。”说起这事,赵凤华的爱人马杭州,语速比平时快了不少。

  与马杭州自掏腰包安装不同,宗春英家的房顶虽然也安装了光伏板,却是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出资。她每年能拿640元的“房顶租金”。收益虽相对较少,可宗春英却很知足,也乐得清闲。用她的话说就是:“没想到俺家这屋顶‘晒太阳’还能赚钱呢!”在油马村,像宗春英家这样安装光伏板的共有118户。

  油马村坐落在黄河岸边,距河道不足5公里。过去,村里的富民项目少,村集体增收困难重重。2020年,在部分村民家试点成功后,油马村便召开了村民大会,决定在全村推广光伏项目。

  2021年11月,油马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贷款660万元建成的淄博市首个装机2兆瓦的全村整建制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零碳共富”的崭新路径。

  “靠着晒太阳,俺村的光伏项目年收入就过百万元。”油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长海,兴致勃勃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村里通过光伏项目累计发电273万度,相当于燃煤0.12万吨、耗水1.23万吨的发电量,还可减排二氧化碳0.23万吨,共收入107万元。除去还贷款,村集体实现了17万元的收益。等还清贷款,每年的村集体收益和村民分红还能大幅增长。

  为了降低风险,油马村在黑里寨镇政府的支持下,还为光伏项目购置了保险,防止光伏组件因极端天气损坏造成损失。

  过去,农村光伏项目大多是第三方光伏公司出资建设,固定资产和收益属于第三方,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只有房顶安装光伏板的租金。“而油马村的模式,光伏发电的固定资产和收益都是村里的。”黑里寨镇党委书记周萌说道。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但最让马长海得意的却不是这个。“全村年均用电不过200余万度,光伏项目的年发电量足够覆盖,也算是间接实现了‘零碳乡村’的目标。”马长海说,等光伏政策更加灵活后,他们会适时跟电网商议调整并网政策,合理配置储能,以实现真正的“零碳乡村”目标。

  (大众日报记者 刘磊 淄博日报记者 刘伟)

  东营:从一株草看黄三角生态系统恢复

  深秋的黄河入海口,大片的盐地碱蓬呈现出饱满的红色,一幅“红毯迎宾”的画卷从眼前铺展开。这得益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近年来下大气力推进的生态修复。

  “这3.1万亩盐地碱蓬是咱们今年种下的,现在看达到了预期效果,长得不错。”看着眼前的“红地毯”,保护区管委会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说,“盐地碱蓬给底栖生物营造了一种觅食、栖息、繁育的环境,起到了改善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作用。”

  此前,这片修复区里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在上世纪曾是不少国家用来防风抗浪、抑制风沙、增加湿地面积的植物,但其根系发达、繁殖力强、种群扩散快,也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生物种群退化。2010年以来,在黄河三角洲的新生湿地滩涂上,互花米草变成了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的“罪魁祸首”。

  “互花米草疯狂生长,导致本地物种盐地碱蓬、海草床消失,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死亡,鸟类栖息觅食地大面积减少,海岸带成了静悄悄的‘绿色沙漠’。”周立城介绍,2016年起,保护区开始针对互花米草进行治理;2020年,打响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现已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全面遏制了互花米草的蔓延态势。

  治理互花米草只是生态修复的第一步,恢复黄河口滩涂原来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盐地碱蓬在0℃左右就能发芽,但如果碰上强降温,刚出生的幼苗会被冻死。如果天气太热,底栖生物出来活动较多,幼苗又会被吃掉,因此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非常关键。”周立城说,今年惊蛰节气,他们适时进行了第一轮大面积撒种,并通过人工照明、投喂引流等人工干预的方式,把区域内的厚蟹等底栖动物引流到种植区域外。

  现在的保护区内,原先被互花米草侵占的区域,盐地碱蓬、海草床、芦苇渐次回归。火红的盐地碱蓬连成片,河汊蜿蜒其中,螃蟹洞密密麻麻分布,近岸硬地上,螃蟹壳、牡蛎壳、白蛤壳俯拾皆是,鹭类、鹬类鸟儿在远处时起时落。

  “盐地碱蓬和海草床既是植被,也是动物最基本的食物,植物多了,蟹类等也会明显增多,伴随而来的就是鸟类也越来越多。”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介绍。目前,保护区内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平均生物量增长50%,河口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明显提升。保护区还在浅海和海陆交接区域构建牡蛎礁、贝藻礁2.6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

  为更好地做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保护区探索构建湿地水系大循环系统,形成“河流水系循环连通、原生湿地保育补水、鱼虾生物繁衍生息、野生鸟类觅食筑巢”的生物多样性湿地。

  近年来,东营还通过实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林木培育等多个专项生态修复工程,初步形成了以黄河入海口为重点,以沿黄生态长廊为骨架,以生态林场、湿地公园为点缀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有力促进了黄河三角洲“河—陆—滩—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段学虎 张园园 东营日报记者 陈同磊)

责编:

审核:魏静

责编: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