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青报观察 | 青岛:从“事项服务”到“场景服务”

2024

/ 06/27
来源:

青岛观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青岛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服务

  利企便民:从“事项服务”到“场景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青岛聚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集成办、承诺办、跨域办、免申办”为重点,突出数字赋能支撑作用,以场景应用驱动服务供给创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

  目前,国务院发布的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中,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等已在青岛落地实施。此外,各区市各部门还创新推出多个“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从“事项供给”到“场景服务”转变,持续打造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服务场景,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高效办成一件事”致力于推动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这些都离不开政务服务模式创新。

  早在2019年,青岛就开始探索“一事全办”主题式服务。2020年,青岛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2022年,开展“一事全办”点菜单式改革试点。这些均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和推进打下了基础。

  在探索推进过程中,青岛出台了许多关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事项标准化、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等领域的政策文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也是对此前政务服务工作整合提升的过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聚焦企业和个人两方面,明确了13项重点事项,其中不少在青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以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为例。前不久,在青岛市民中心,青岛美合系统建材有限公司办事人谭先生顺利办理完成公司住所变更业务。“我准备了好多份申请材料,打算好好‘跑跑手续’,结果只提交了一份材料,一个小时不到就办完了。”谭先生说,以往申请人在办理完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后,还需要分别前往各部门登记窗口或门户网站,完成多个部门的信息变更,费时费力。

  “我们对变更业务涉及的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整合优化。现在,申请人提出营业执照变更申请后,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系统自动抓取企业的名称、地址、注册资本等38项变更信息,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八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办理环节从7个缩减为1个,提交材料、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实现涉企信息变更服务免申即享。”市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4月青岛市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企业营业执照变更业务已办理3万余件。

  除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外,在企业注销“一件事”工作中,青岛也实现了涉及企业注销各业务环节“一键预查、一网申请、一体办结、一站反馈”,办理环节从8个缩减为1个,审批时限从15天压缩为1天,提交材料从8套压缩为1套;在市政公用报装“一件事”中,青岛推行“多审合一、一事全办”模式,实现了项目报装“一项一策”、个人报装“一站办理”,满足企业和群众的个性化办事需求……“一件事”持续落地,提升了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更大范围深化政务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给企业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是衡量“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

  对企业来说,“政务服务获得感怎么样”这一问题可能没办法第一时间准确回答,但对于“办事方不方便”“材料交得多不多”“跑几趟能办完”这些问题一定有切身体会。对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减环节、缩周期、优流程、降成本,才能最大限度便企利民,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

  为此,除13项重点事项外,青岛通过深入实施服务企业、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机关运转“五大优化提升行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细。如,适时组织政企交流恳谈会、每半月举办1次政企交流面对面活动、定期开展政企交流进一线等,进一步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倾听基层声音,解决企业难题。

  具体来说,在企业群众关心的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方面,青岛试点打造“一码预约、一号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进一步提高网上办事覆盖面;在政务服务模式方面,深入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落实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方面,大力推广延时、错峰、周六预约等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和群众差异化办事需求。

  青岛市民中心是全市最大的政务服务窗口单位,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延时服务1.2万余次,获得企业群众的广泛好评。“本来按规定是5个工作日办完,只是因为我们公司急需相关房产资料办理贷款业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帮我们快速办完业务。”近日,在青岛市民中心不动产专区办理业务的韩先生感慨地说。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多层级、多部门。当下,各区市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场景,推出具有青岛特色的“一件事”政务服务。如,李沧区推出建设项目“道路开口一件事”,从“市、区两头跑”变为“一次办好”;西海岸新区推出“开工一件事”七合一集成办,审批用时由7个工作日缩减至2个工作日;胶州市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涵盖企业开办、教育入学、婚育、退休等领域,其中企业6项、个人6项……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以破解办事梗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着力点,持续推动服务流程优化和体验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青岛日报2024年6月27日2版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