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五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2024

/ 06/27
来源:

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在临沂,一条政务服务热线,将改革改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12345·临沂首发”运行两年多来,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破解群众诉求背后的政策、体制、作风问题,将群众路线走到网上,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近日,一列满载着53车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最终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集结中心。这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民呼我应的权威平台惠民生、暖民心,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连亚欧、通万里,成为新时代山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

  (一)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是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动的合力。今天,我们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只有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从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到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改革,山东注重用改革的思路谋划工作、破解难题,越来越多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被破除。

  从精心筹办港澳山东周、儒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到阿斯利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地;从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到外贸进出口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山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国际范”越来越足,高水平开放结出累累硕果。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也是亿万山东人民的共同心声。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着力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在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二)

  大道直行,其命维新。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总书记视察的第一个省份就是山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总书记在山东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每到改革的关键节点,总书记都亲临指导、寄予厚望,进一步坚定了全省上下锐意改革、勇闯新路的信心和决心。

  提到改革,我们总会联想到一些具有浓厚创新色彩和样板意义的词。

  譬如,试验。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拖轮驳计费系统电子签单功能,大幅提升了拖轮作业效率;烟台片区首创的“国车自运”新模式,实现出口货物“随到随验”,一项项改革创新的制度成果,将“试验田”变成了“高产田”。

  譬如,典型。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发布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中,山东省共有莒县保种育种繁种做强种业“芯片”、滨州市创新实施“一事一评”绩效管理机制等13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素配置效率、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措施,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前不久,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稳就业促增收,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健康山东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三)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回拨历史的指针,山东历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全国第一批14个开放城市中,青岛、烟台就位列其中。

  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演进,我们面临的形势变了,高水平开放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

  年初的“新春第一会”上,山东提出“深化大开放”。位于开放的前沿,就要敢于担当、勇立潮头,加快构建对外、对内和制度型开放互促共进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让开放成为新时代山东最鲜明的标识、最突出的特质、最显著的优势、最强劲的旋律。

  今天的山东,着力构筑大通道。加快打造济南、青岛、临沂等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枢纽功能。

  今天的山东,着力搭建大平台。办好一批标志性活动,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

  今天的山东,着力创新好制度。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推进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建设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保障。

  事实证明,我们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新时代新征程,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劲头,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迈出步子、蹚出路子,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蕴蓄更加雄厚的力量。

  (本报评论员)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