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对话李公羽——淄博广播电视台文化访谈: 以“苏学”和“齐文化”助力淄博文旅发展

2024

/ 06/26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6月24日,淄博广播电视台邀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做客文化访谈栏目,就如何充分利用“苏学”和“齐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淄博文化旅游发展,与著名文化栏目主持人韩磊倾情对话。

  李公羽曾长期在淄博市生活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里参与创办《石化工人报》,曾任报社副总编辑,同时也是淄博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通讯员。主持人韩磊,是历史文化学者、书法家、朗诵演讲艺术家,在国学、演讲朗诵和行业文化策划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书法作品、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出版七部历史文化专著。

历史文化学者、著名电视主持人韩磊(右)对话苏学专家李公羽

  韩磊向李公羽赠送新近出版的历史文化专著《天涯中原》。李公羽由书名而引发感慨,就苏东坡在天涯琼州写下“沧海何曾断地脉”,解读天涯与中原的文脉传承;进一步从苏东坡门生姜唐佐,联系到苏辙为姜唐佐补写的诗句“风流稷下古诸姜”,将齐文化与苏学紧密联系到一起,进而论述从齐文化和苏学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李公羽(左)回答主持人韩磊提出来的问题

  韩磊向李公羽提出许多问题:“一城人间烟火”让淄博一度成为顶流网红城市,您来到这里是一种什么感受?对淄博的印象如何?苏东坡两次在山东任职,海南是他最后的贬谪之地。您祖籍山东,在海南生活和工作,对于苏东坡的山东经历与海南情感,是不是有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苏东坡与齐鲁才女李清照、其父李格非有什么联系吗?如何理解苏、李词作风格的异同?2023年淄博烧烤一“烤”成名之后,如何把海内外游客的“流量”变为“留量”?淄博既有举世闻名的齐文化,又有范仲淹、蒲松龄这些文学大家的丰富遗产,以及苏东坡密州、登州两度任职的历史文化遗踪,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独特文化资源,助力淄博文旅发展?

  李公羽逐一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并就淄博市如何通过文化旅游的业态丰富和产品升级,提升文化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说:首先,赴淄“赶烤”毕竟仍是口腹感官的普通享受,精心服务也是其他城市可以效仿的“技术手段”,淄博要更多地在增加游客精神和文化享受方面,作文章,下功夫。其次,要高度重视淄博与其他省区市文化资源的差异化发展,以淄博历史文化的与众不同,给海内外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第三,发掘、研究和利用齐文化,既要放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面向世界广为传播,又要注意系统研究梳理齐文化中丰富的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务实性等特点,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第四,在长期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程中,既要持续不断,又要高潮迭起,科学精准地策划和推出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逐步丰富淄博文化旅游项目品牌。

淄博广播电视台访谈节目录制现场

  韩磊最后表示:李公羽先生通过研究和弘扬苏学,创办海南省苏学研究会,为海南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能不能请您借用苏东坡诗词,寄语我们淄博的朋友,为淄博文旅事业的发展助力。李公羽说:苏东坡在海南儋州时写下一首诗,其中有“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人间万象,幸福和美好没有正式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标准,但有一条规律:凡是美好的事物,都是在艰难中生成的。希望并祝福淄博的父老乡亲,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以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发出淄博声音,形成淄博品牌,交出淄博的优秀答卷。(杲广辉)

责编:

审核:马婉莹

责编: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