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上的山东,绘就与河共兴壮美画卷

2024

/ 06/22
来源:

闪电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盈盈一水连南北,悠悠流淌贯古今。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互相征战,为了运输兵士与粮草,一些国家开凿了人工水道。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从江苏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大运河河段。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5市,约占大运河总长的三分之一。上承京津冀、下接长三角,大运河山东段是运河历史上的咽喉要道,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滋养了深厚文脉,哺育了文化根魂。历经两千余年,这条黄金水道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6月22日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从中国走向世界,京杭大运河成为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依河而生、与河共兴,流动的运河、延绵的文化、传承的遗产,汇聚成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把镜头对准山东,透过内陆运河万吨大港梁山港航运、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南旺枢纽、微山湖生态建设和“白英治水”文化故事等内容,在变化中感受“山东之兴”“山东之美”,看见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文化河。运河是水脉,亦是文化,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古韵悠长。济宁通,则全河通;济宁滞,则全河停。据记载,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纳了汶上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通过“引汶济运”,保证了南旺段运河的水源充足,打通了“运河心”。运河沿线留存至今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既滋养了一方百姓,更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山东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通过“文旅+”模式,讲好运河故事、山东故事,不断绽放新时代文化光彩,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生态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保护治理工作。大运河是城市的重要风景线,要让大运河成为美丽的河、幸福的河,就需要利用好南水北调工程,为运河“解渴”,让每一条河都能焕发勃勃生机,更要在保护治理上久久为功,勾勒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例如,济宁市微山县通过关停企业、退渔还湖、退出采矿权以及实行区域联防联控,使得微山湖再次呈现出草长莺飞的景象,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保护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扮靓“颜值”,也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颜值”变“产值”,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幸福河。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山东利用独特优势,依托运河资源,加快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畅通经济循环,促进京杭大运河实现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通江达海。梁山港地处我国“西煤东输”的重要运输通道瓦日铁路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黄金交叉点。万吨梁山港航运通江达海、畅连全球,推动山东更好地走向世界,拓宽发展空间,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展现山东现代港航物流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切实感受到京杭大运河带来的实惠,幸福成色更足。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见证古人的勇气与智慧,发挥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促进发展等功能,打通富足口袋、连接世界的经济动脉,涵养文化、充盈沿线民众精神家园,奋力书写与河共兴的“齐鲁篇章”。(文/曾小凡)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责编:

审核:郭凯

责编: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