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今后有望开更多!“响应式公交”全线运行半个月,赞声一片

2024

/ 06/20
来源: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王蒙蒙

  “早上上班前,终于能安安生生吃顿早饭了!”“路上时间缩短了,早晨能多睡一会儿了。”近期乘坐35路“响应式公交”市民,对这种节省运行时间的公交运行模式纷纷赞不绝口。据了解,此前在一辆公交车上试运行后,6月初,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在35路公交全线推广“响应式”停靠,沿途根据乘客的实际需要灵活停站,不再像以往那样逢站必停,节省了运行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

  乘客乘坐“响应式公交”

  “响应式”停靠受乘客欢迎

  6月19日上午,家住铁路青岛北站东广场车站附近的市民杨先生,特意致电公交李沧巴士第七分公司,为35路全线推广“响应式公交”点赞。杨先生介绍,自己在城阳区弘阳家具附近上班,每天早上上班的通勤时间在50分钟左右。今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先生乘坐了当时正在试运行“响应式停靠”的35路T1452号车,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种公交运行模式的便捷。“没有人上下车的站点就不停了,一路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顺畅,能提前十来分钟到单位!”杨先生说,从那以后,他每天上班,总盼着能赶上乘坐“响应式公交”。

  35路全线推广“响应式停靠”

  6月初,杨先生得知,35路的9部公交车已全部“改装”完毕,车厢内外都贴上了“响应式公交”的相关提示,要在全线推广“响应式”停靠,他觉得心里更踏实了。

  “我原先每天早晨6点40分左右出门,坐35路公交去城阳上班,时间很匆忙,多年来一家人的早饭都是各自在路上解决。”杨先生说,35路全线推广“响应式”停靠后,他通勤时间缩短了,出行也更便捷了,终于可以安心跟上初中的孩子一起在家吃早饭了。

  车厢内按铃位置

  增加下车按铃方便乘客下车

  事实上,对“响应式公交”点赞不止杨先生一人。近期李沧巴士第七分公司还接到了乘客电话,大多表示这种公交运行模式效率高,节省时间,早晨能多睡会儿了,纷纷点赞。

  李沧巴士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不断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畅通乘客意见建议反馈渠道,该公司一个月前开展了“乘客接待日”活动,每月固定时间开放乘客接待室,听取建议、收集意见。“响应式公交”试运行期间,就有乘客

  提出公交车内的按铃数量较少。为此,在全线推广前,35路全线车内都加装了下车按铃。“原来按铃集中在前门和后门处,共有3个,根据乘客建议,又在车厢中部和后部加装了2个按铃。”35路线驾驶员张海慧说。

  与此同时,为避免乘客坐过站,35路全线驾驶员多次集体交流提示用语、运行中的注意事项等细节。“运行一段时间后,驾驶员都有自己的‘独门’技巧,我们经常组织大家线上交流,相互学习借鉴。”35路线班组长刘开民透露。

  下车前按铃示意驾驶员

  今后有望在更多线路上推广

  据悉,35路“响应式公交”试运行的结果显示,平均每个班次节省5-10分钟,全天36个班次,总计节省运行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日均服务乘客约2160人次。

  对乘客来说,这一新的公交运营模式带来了更方便、更舒心的出行体验。对公交运营企业来说,不仅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还节省了运营成本。更要的是,提升了公交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绿色低碳出行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6月18日,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邢昌友做客“民生在线”栏目时表示,今年计划再优化公交线路30条,推行“公交+多场景”的出行模式,加强末端覆盖,探索招呼停车、区域响应式网约公交等模式,扩大微循环线路布局,更好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邢昌友介绍,将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优化老城区公交线网,逐步调整公交资源向北部城区(主要是城阳区)投放,织密北部城区公交线网与地铁线网的衔接。二是推进微循环和“响应式公交”线路发展,更加适应老城区的狭窄路况和新建小区的客流需求,实现小区与公交地铁站点的便捷接驳,满足市民“最后500米出行”需要。三是合理匹配线路车型,通过运量与运力的均衡,实现车厢满载率更加趋于合理。四是科学统筹公交运力资源,按照“稳高峰、降平峰”原则,推行通勤时段运行的高峰线路,最大限度减少低效里程,精准提升车辆使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