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重点讨论蝗灾可持续治理!这项国际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办

2024

/ 06/03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孙杰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为了促进国际蝗虫防治技术交流,提高蝗灾可持续治理水平,6月3日,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国际交流会在济南开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也是我国首次举办的蝗虫防治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17个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直翅目昆虫学家协会2个国际组织的蝗虫防治专家100多人参会。

  蝗虫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全球长年发生面积近5000万平方公里,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东亚飞蝗发生区,在历史上东亚飞蝗曾给山东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在蝗虫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会上,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龙全面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蝗灾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全程生物治蝗的理念。

  据了解,大会期间,与会国内外专家还将到济宁市微山湖蝗区现场考察,参观山东省蝗区生态治理的成效。

  微山湖区域是山东省重要的东亚飞蝗蝗区。近年来,当地对蝗虫孳生地进行生态改造,把易孳生蝗虫的湖区荒地变成了鱼池抬田和湿地,形成了“上粮下渔”“藕虾生态共作”模式。“上粮下渔”模式主要是对蝗区滩涂、荒地采取挖土培地的方式,分别建设耕地和鱼池,在建成的耕地里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粮食作物,在池塘中混养虾、蟹,亩收益达到8000元—12000元。“藕虾生态共作”模式则主要是把地势较低的涝洼地改造成藕田,在藕田中放养小龙虾,实现藕虾共生共养,亩收益能达到1200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邻国时常发生蝗灾,而蝗虫也会跨境迁飞进入我国造成危害。本次大会的召开,我国专家与邻国专家将更为紧密的联系,更为顺畅地交换蝗灾发生与防治信息,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防范策略,同时对提高山东省蝗灾治理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在山东省农科院建立国际蝗灾治理技术交流平台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责编:宋玉

审核:马震

责编: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