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七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4

/ 06/02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大至一个国家的强盛,小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总是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这次视察山东,总书记着重指出,山东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总书记对山东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有新任务、新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山东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我们一定要联系起来学习、统筹起来把握、贯通起来落实,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

  文化大省,大就要有大的境界、大的格局、大的担当。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政治责任,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历史责任,也是立足文化强省建设、推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责任。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勇担使命任务、积极主动作为,文化“两创”起势成势,主流舆论巩固壮大,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活力迸发,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从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高端国际交流活动,到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山东文脉”工程,从打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到推动“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践证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的“金钥匙”。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深耕人文沃土,我们就一定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齐鲁文化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具体体现,文明印记源远流长,思想文脉震古烁今,文化认同广泛深厚,体系格局多元丰富,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据特殊而重要地位。要着力把握“两个结合”的鲜明理论特质,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要立足山东文化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要秉持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深化文明互鉴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找准文化传承发展方法路径。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只有依据时代需要、人民需要,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绽放更大光彩。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作为激励干部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担当任事、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要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

  (大众日报评论员)

责编:

审核:杨凯

责编: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