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有可为——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4

/ 05/29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有可为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并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山东高质量发展成效给予肯定勉励,指明了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事关现代化强省建设,事关山东长远发展。山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体量超过全国的7%,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近5年省级科技投入超过660亿元,近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保持在12%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可以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基础扎实、优势显著、大有可为。总书记这次视察山东,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立足山东基础、优势和地位,勉励山东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区域协调发展、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部署任务要求、提供策略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谋划、精准指导。我们一定要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立足我省比较优势、产业科技实际,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找准定位、服务全局,才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必须牢牢抓实抓好的“国之大者”;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也是山东必须扛牢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建立产业资源要素的聚合与链接,辐射带动更多更广区域,是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山东看山东,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看山东。我省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临黄渤海,向西辐射黄河流域腹地,是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空间大。要更加主动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加强与沿黄省份战略协同、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战略协作,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省内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推动市域、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优势,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约六分之一的海岸线,毗邻海域和陆域面积相当,集聚了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顶尖人才,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前列,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二,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一,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可以说,引领山东高质量发展,海洋是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强美丽海湾建设,深入实施建设世界级港口群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山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新作为。

  (本报评论员)

责编:

审核:杨童童

责编:杨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