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济南公交创新图变:由“人等车”到“车等人”

2024

/ 05/22
来源: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城市公交是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看似平常的“人等车”到“车等人”的转变,其背后不仅是公交大脑、云监控等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技术支撑,还有济南公交“当好老百姓的专职司机”“市民有需求,公交有响应”的服务理念的创新践行。

  出门乘坐公交车,市民比较普遍的感受是现在方便多了,“出门就有车,到站就有车”基本成了常态。而在过去,一群人挤在公交车站翘首等车的场景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今,市民的出行更有计划性,城市公交车运营服务越发精准,并根据市民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越来越多的“车等人”场景取代了“人等车”现象。

  T3路:车辆规模8年增7倍的背后

  T3路公交车2016年9月21日开通,由腊山立交桥发往龙奥公交枢纽,是济南市第一条高峰通勤快巴线路,仅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运行。线路开通之初,仅有4辆车,如今该线路有32辆车保障运营,车辆规模不到8年的时间增了7倍。2022年,部分车辆由单层车替换为双层巴士“红奔奔”。2024年初,为保障乘客乘车需求,部分23座车又升级为40座车。

  “7:16到7:42,这是早高峰的尖峰时段,T3路发车间隔由6分钟缩短到4分钟。这26分钟乘客最密集,这是根据市民乘车数据和现场调研得出的结论。”T3路所在的济南公交集团干线公司四队副队长刘凯说。

  4分钟,基本上是乘客排队上车的时间。早晚高峰时段,T3路腊山立交桥站,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进站,乘客随到随走。T3路腊山立交桥站设有单独站台,让这条常规公交线路实现“车等人”。2020年,根据站点运营情况,济南公交集团协调相关单位建设深港湾供T3路公交车单独停靠,这让该公交枢纽运行更有序。而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让T3路也成为经十路交通主干线上的“明星公交”。

  571路:5.5公里路程每天发车170班次

  相较于T3路这样的大型公交,更贴近百姓、更机动灵活的小巷公交,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心头好”。从2023年起,济南开通小巷公交,全年共开通11条线路。2024年,小巷公交线路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

  小巷公交571路车,线路由“王官庄小区东区”到“新世界商城”,全程约5.5公里。早上6:30王官庄小区站发早班车,晚上8:50新世界商城发末班车。线路开通时,每天运行120多班次,受到市民欢迎。因为车辆小巧,沿线经过多个居民小区,方便了居民乘车到英雄山锻炼、到新世界商城等地购物,公交车也就成了片区居民出行的首选。根据市民需求,571路已经由最初每天双向发车120班次,增加到如今每天双向发车170班次、运送乘客超过3500人次。

  “从家门口坐车,几分钟就一趟,不用着急忙慌地赶车,非常方便。”家住王官庄小区的市民李先生说。

  活动保障用车有了“管家服务”

  大型活动保障用车,是济南公交的常规服务项目,考验的是公交应急保障能力。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当天,济南公交共派出142辆专线车辆,运送参会人员19600余人次;林俊杰济南演唱会,济南公交开通20条歌迷定制公交专线,两天晚上共发车116部,运送歌迷近7000人次。

  “人才招引大会,我们的保障车辆从最初70部最后增加到142部,圆满完成任务;演唱会首日,歌迷现场购票人数剧增,我们从50部车增加到70部,及时疏散歌迷。”济南公交集团营运市场部部长杨增勇对大型活动的公交服务情况了如指掌。

  每次承担大型活动运营保障任务,济南公交都会派专人负责联系主办方、交通管理部门、活动场地管理部门,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到现场确定细节,并组织驾驶员培训演练。在服务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期间,来济的应聘者走出高铁站,济南公交出行管家团队上前引导,带领他们直达专线车辆发车点,乘车直达会场。工作人员甚至还在换乘地点为乘客提供爱心早餐。

  积极主动服务,把细节做到极致,遇到特殊情况仍确保车辆到位,做到“车等人”、安全送达,这是济南公交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高铁公交“无缝对接”

  济南公交有一份承诺,叫“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为了让济南西站公交枢纽公交车末班时间与最后一班高铁到站时间精准衔接,济南公交西部公司四队管理人员一趟趟用脚步丈量出高铁和公交的衔接时间点。济南西站高铁的末班列车到站时间是23:41,旅客下高铁走到公交枢纽的公交站台,需要11分19秒;如果问个路、上厕所,走到公交站台需16分20秒;如果提着大包行李或是带着孩子,这个时间还要再加上两三分钟。在精确测量、精准调度之后,济南西站公交枢纽K202、BRT1等线路末班车发车时间定在晚上12点。

  “公交人下不下班,是乘客说了算,是高铁到站时间说了算。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和济南西站建立长期信息互通机制,成立高铁保障应急工作小组。每晚都有管理人员、驾驶员夜间值班,随时待命,高铁一旦晚点,我们第一时间响应,启动应急预案,不论是台风、冰雪导致的延误,还是春运临时的加班,再晚也让每一名旅客有车坐。”济南公交西部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定制公交成了“大流量”

  “我自己开车和坐定制公交,赶到单位的时间差不多。坐公交车一天花10块钱;自驾车的话,油费、停车费等花费要高得多。现在有这趟定制公交车,我下班后坐上车直接到小区门口,路上还可以眯上眼休息一会儿,非常方便。”5月17日,家住济南阳光100小区的市民李成斌感慨地说。李成斌现在上下班乘坐的是S674定制公交。S674定制公交从阳光100H区开往齐鲁软件园附近的美莲广场,早上6:45、7:10、7:15发车,17:20、17:45、18:10返回,单次票价5元。因中途经停站点少,可以做到准点发车、准点到达。线路最初只有1辆车保障,后来随着乘客增多,线路运营增加到3辆车,车辆也由最初的19座更换为40座。

  “乘客不断增加,靠的是口口相传,是线路运营给大家带来的方便。”S674驾驶员吴吉峰说。

  济南定制公交产品越来越丰富,除了通勤定制,学生定制、文旅定制、休闲娱乐、大型活动等定制公交产品越来越多。济南公交目前开通850余条定制专线,每天运送3万余人次,不断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

  “路查”背后的为民情怀

  无论是保障公交运行还是方便市民乘车,都需要数字技术支撑。近年来,济南公交围绕数字化转型进行营运改革,包括采用数据大脑、智能调度、自动化应用等,借助数字技术赋能营运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

  然而,济南公交却一直没有忘记到公交线路进行客流调查(以下简称“路查”)的老传统。“早已拥有了公交数据大脑的我们,依然保留着路查的传统,目的就在于让乘客坐好车。”济南公交新入职的实习管理人员禚婉晴有这样的认知。

  “数据上能了解上下客流人数,但运行车辆受到道路拥堵等客观因素影响,通过调查能及时发现影响重点运行的因素,及时调整运行。数据是静态的,实际运行过程要上站了解动态变化,做到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比如数据显示乘车人数,但车辆运行是不是均衡、为什么不均衡?了解这些就需要人到现场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人、知路、知车、知环境。”杨增勇说。

  “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公交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济南公交一直在变化进步,目标是当好老百姓的专职司机。

  后记

  在哪儿开通线路、发车间隔几分钟、末班车几点发车、线路运营用大车还是小车,这些都由市民需求决定。由“端菜”到“点菜”,这是公交服务转变的体现。公交在变,这种变化是服务的提升,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未来,随着济南更多地铁线路开通,公交运行将继续变化,公交线路将不断优化整合,公交运营将更高效智能,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要符合出行规律、贴近老百姓需求。正如那句承诺“市民有需求,公交有响应”。

  (济南日报 记者:李萌萌 通讯员:崔芳芳 韩龙)

责编:

审核:邓玉莉

责编:邓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