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蹲点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更新三问

2024

/ 05/14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政策机遇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如何发力?企业担忧如何破解?

  工业企业设备更新三问

  先讲两个“爆单”小故事。

  近日,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蒂德精机”)凭借大型桥式龙门加工中心、高精度刨台式镗床等中高端数控机床设备,在一场展会上迎来了“爆单”:共有500多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潜在订单总价值接近4亿元。在不少同行订单萎缩时,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典集团”)生产的预制钢结构产品,现有订单排到了3个月以后。

  这两家工业企业,一个是设备供给方,一个是设备需求方。《山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设备更新的积极性。而同时,受困于资金、市场等压力,也有不少企业仍在观望之中。政策机遇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如何发力?企业担忧如何破解?记者对多家山东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

  加快技术创新,抢滩设备供给市场

  “目前,这些订单在陆续落地,有企业当场就签约了,还有企业在洽谈中。现有的订单已排到了7月。”蒂德精机副总经理王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中高端机床精密度和稳定性都很高,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很多,所以广受市场欢迎。”

  作为制造业基础装备的工业母机,其发展水平是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生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等有了更高要求。王明表示,目前,中高端领域国产机床占有率仍有待提升,国家和省里推出的设备更新政策,激发了生产企业对先进设备改造升级的需求,“这对我们设备供给企业来说,是绝对的利好。”

  在王明看来,这次“爆单”并非偶然。企业能够抓住政策红利,是十多年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推动产品更新迭代的成果显现。“近几年,工业母机行业两极分化现象已经逐渐显现,中低端机床市场逐渐萎缩,中高端市场则越来越广阔。”王明说。

  在济宁市兖州区工业园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征山拖”)试车场,一辆100马力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按提前划定好的地块模型进行全自动巡线作业。这是五征山拖新研发的一款电动增程拖拉机,今年将正式走向市场。“作为农机装备的供给企业,我们将紧抓这次政策机遇,积极推广我们的新产品。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多高端、智能、绿色化的新产品来抢占市场。”五征山拖研究院整车开发部工作人员彭连新表示。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伸博士看来,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企业技术升级的好时机。他建议,企业应按照自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着力点更新有关设备,优先更新催生关键性、颠覆性前沿技术的设备。同时,围绕新设备推动人才引进、工艺流程改造,加快实现整体生产工艺和模式的创新,并加强与上游装备生产企业和下游生产、销售企业的有效衔接,有序推动上游装备生产企业技术、下游生产工艺和营销模式的迭代升级,推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瞄准数字化:治聋、治哑、治傻

  以数字技术促进设备更新改造,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传统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面临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数字化的应用,对制造企业来说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对于今年的订单井喷情况,经典集团副总经理张琦认为,就是企业这些年进行设备更新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效能正在释放,“我们利用5G互联网搭建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生产线实现了‘人、机、料、法’全链条可视化监测和云上管理。”目前,经典集团年产值达22亿元,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原来我们仅用工成本就占到企业成本的一半,开拓市场是很难的。”张琦说,这些年,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以及数字化产线建设,通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的智能箱型梁柱数字化产线,平均每月能生产1200-1800吨钢结构产品,相比以前效率提高30%-50%,用工数量减少30%。”

  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87.3%,产业数字化指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国内前列。

  张琦同时也是山东省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他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看得见,经济账算得清。“数字化不是上几台先进设备那么简单,而是要讲究人机协同。建议中小企业设备更新用好数字化这个有力抓手。”张琦表示,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是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动,政府层面可以借此契机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导力度。

  5月8日,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运营,破解中小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共性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治聋、治哑、治傻’,让设备能说话,能听懂指令,能自主作决策,从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负责人李文博告诉记者。

  企业更新意愿不强?配套政策应全链条发力

  山东是工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目前,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年均规模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重超过八成,设备更新的潜力足、空间大。记者调查发现,多数企业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但也有部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意愿不强,目前仍处于观望中。

  “我们目前没有更新设备的打算。公司一台单机设备就需要200多万元,投入太大了。”济南高新区一家中小型制造企业负责人坦言,从长远看,设备更新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工业领域设备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中小企业难以拿出那么多资金。

  在农机生产领域,我省的农机生产设备整体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设备更新空间很大,但一些农机企业更新的动力却不足。某老牌农机企业技术质量部设备能源科科长陈东东表示,公司很多精加工设备已有四五十年历史,但老设备数量大、种类多,设备更新资金投入量太大,企业难以负担。

  对此,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张磊建议,政府应强化财政和金融政策的联动支持,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撬动金融资金进入。

  市场需求是决定企业是否进行设备更新的关键因素。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市场不明朗,企业也不敢贸然投资换设备。

  张磊分析认为,山东很多产业都是上游产业,偏原材料、中间产品或者为其他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不直接面向终端市场,这也让一些企业对于终端市场信心不足,“建议配套政策从全产业链提升上下功夫,比如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全产业链的支持,增强企业预期,提高设备更新的积极性。”

  (记者 刘云鹤)

责编:

审核:孙翔

责编: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