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新春走基层丨“海上鸿雁”的守护十年

2024

/ 02/14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李义方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李义方 通讯员 刘晋 曲寓直 报道

  1月30日,随着汽笛声响起,海岸警察朱明飞乘坐渡船离开太平湾码头,驶往崆峒岛。这短短半小时的航程,朱明飞不知走了多少趟。当船劈开波浪,海面翻涌起白色的浪花,他又一次踏上了自己坚守的归程。春节一天天地近了。

  出生在安徽安庆的小朱今年三十出头,但在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崆峒岛海岸派出所,他却是位“老人”。因为在六人一犬组成的海岸派出所里,他坚守的时间最长。“从参加工作不久我被分配到这里开始,从未离开。”

  十年如一日坚守海岛的他

  崆峒列岛包括主岛崆峒岛以及围绕其周围的卧佛岛、扁担岛、马岛等十几处小岛和礁群。其中,主岛崆峒岛面积约0.9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3公里,距离海岸的距离不到10公里。可就是这10公里,却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自1956年起,边防民警开始驻岛,2013年正式成立崆峒岛边防派出所。2018年12月,公安边防部队转隶,崆峒岛海岸派出所挂牌。

  “冬天,遇上停电、停水,是最难熬的。有次寒冬,停电近两个月,岛上的取暖、供水设备全部无法使用。”眺望着即将到达的崆峒岛,朱明飞的回忆犹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飞速闪过。他说,“我和同事们只能到井中取水,然后再运回储水罐内。由于近五六度的陆岛温差,水会很快结冰,我们就用木棍敲碎冰面取水。”“恶劣天气也给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为了保障岛上居民的生活,崆峒岛海岸派出所便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寒冬出行不便的时候,所里的民警都会在换班下岛后帮助岛上居民采购所需的生活物资,等上岛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

  夏天的潮湿也让小朱“长了见识”。“刚上岛工作时,被褥永远是湿漉漉的,洗好的衣服放在柜中不到半个月就会长毛。”

  孩子只认识摄像头里的他

  说话间,小朱默默地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又想老婆孩子了?”一旁的同事问。他“嗯”了一声,没有抬头。

  凑近一看,原来他正盯着屏幕中的画面寻找。“这个时间,她们应该都在家的。”看着空无一人的画面,小朱的言语间透着疑惑。突然,他的声音高亢起来,“朱思欣,叫爸爸。”不久后,电话里传来一声声稚嫩的回应。

  “过去每年只有五天假期,因为长期离家,又相隔千里,所以我就在家里安装了4K摄像头,这样想她们时,就可以随时打开看看。”但朱明飞话锋一转,“可回家想抱她时,两岁的她却又好像不认识我,躲着不让我抱,明显是认生。”他叹了口气,“她现在只记得摄像头里的爸爸。有时去亲戚朋友家,孩子也会对着摄像头喊爸爸,因为她知道,爸爸会在摄像头里。”

  今年正月十五左右,小朱的第二个孩子就会出生,“我的假期也从今年开始会增加到十天,有了更多陪伴她们的时间,我会好好利用假期,弥补遗憾。”

  随着船只靠岸,小朱熟练地跳上码头,马不停蹄地赶回所里。

  传承“海上鸿雁”精神的他

  历史,总是那样令人难以忘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崆峒岛还是个荒凉的小岛。岛上仅有的百余户居民靠捕鱼和养殖海带海虹为生。当时,烟台市公安边防支队水上边防派出所的民警负责海湾巡逻和岛上治安,岛上居民与外面唯一的联系就是通过书信,当民警看到由于交通不畅岛上居民很难及时收发信件,便决定义务为岛上居民送信。从那时开始边防民警就摇着小船,为岛上的群众和港口的渔民送物资、送药品、送邮件20多年。八十年代,水上边防派出所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海上鸿雁”荣誉称号。

  如今,“海上鸿雁”的精神被代代传承。“守岛十年,我早已把崆峒岛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把这里的居民当成了我的亲人。如今,崆峒胜境正在开发建设,我愿意继续坚守海岛,服务崆峒岛的发展,做岛上居民永远的‘海上鸿雁’。”

  采访临近结束,朱明飞特地邀请记者登上崆峒岛灯塔,“天气好时,在这里,可以纵览烟台五区。“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会坚守在这里。”

责编:马洪震

审核:高娜

责编: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