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丛萍 济南报道
绿色,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更是山东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重要路径。
翻开省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绿色低碳”的相关表述就有近20处,充分体现“绿”这一字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
2023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局起势,全省3186个项目扎实推进;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774万千瓦,获批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国家生态环境指标计划超额完成,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
那么,2024年如何将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图景建设得更加美丽?深读政府工作报告,答案就在其中。
“绿”在能源
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转型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升新能源的供给消纳水平、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是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东省将新能源产业确定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聚焦风电、核电、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牢固树立大能源理念,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致力建设现代能源强省。
2023年,胜利油田建成首个油气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有效支撑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突破17%,年节约标煤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全年增效7000万元。化学高级专家王涛代表介绍:“如今的胜利油田,除了抓好油气资源开采利用外,正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地热等新能源产业。预计‘十四五’末,胜利油田年发绿电将达到37亿千瓦时,直接用能中新能源占比达到40%。”
胜利油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是近年来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山东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9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装机规模突破93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44.4%,装机和电量较2020年实现“两个基本翻番”。
有业内人士表示,山东在新能源和储能领域表现出色,表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投入和坚定承诺。
而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上,山东继续“加码”,提出了“2024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目标。1亿千瓦的目标数字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加以明确,并提出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千瓦、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等举措和目标。
这也显示出,山东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持续走在中国新能源的前沿,引领新能源的风潮,为全国乃至世界绿色能源事业注入新活力。新的一年,山东新能源的发展将如何加速推进,我们拭目以待。
“绿”在降碳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进一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3年6月,山东出台《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源头治理离不开清洁能源。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抓实抓好降碳减污扩绿”“扎实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的目标,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颖委员表示,氢能作为全球公认的最清洁能源之一、实现“双碳”目标的“攻坚利器”,世界各国纷纷抢抓氢能赛道,山东应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业链协同,加强跨区域协同,打造“黄河流域氢能示范城市群”,形成串联黄河上、中、下游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同时,发挥山东新能源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副产氢和部分绿氢示范项目为依托,推动氢能及氢基产品向周边省市、国家、地区输送和出口,通过能源转型赋能经济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氢能产业蓬勃起势:“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全面推进,胶东、鲁北等一批风光氢储项目规划建设,氢能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走在全国前列,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超千台,建成加氢站30余座,可利用富余副产氢年产能达14万吨,以济南、潍坊、淄博、青岛等区域为牵引的氢能产业大生态初步显现。
可见,未来的山东在清洁能源领域大有可为,更多的山东产业正向着提升“含绿量”、降低“含碳量”不断迈进。
“绿”在生态
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四减四增”结构调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政策的实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绩单亮眼: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4.3%,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内容依然占据不小篇幅。其中还强调,加快“两清零一提标”,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上线公众版“三单一线”数据应用平台等内容,进一步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织密生态环境的“安全防护罩网”。
山东与海洋相依相生,记者注意到,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内容较往年更为丰富,除“建好北方海洋环境应急处置中心”的提法不变外,首次提出建设“黄海海洋辐射检测基地,抓好全国首家陆海统筹生态治理重点实验室建设”,这也体现出山东在海洋强省建设中,不忘统筹海洋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使得生态建设进一步向海洋延伸。
在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浪漫的半月湾海水浴场、精致美好的城市街景,让这座滨海小城在网上迅速走红,旅游高峰期一房难求,2023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
在济宁,10万干部群众用了10多年时间,将嘉祥矿山石坑变身为生态宝地。修复后的矿山,恢复了湿地,吸引了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等近200种鸟类前来栖息,也留住了许多游客的脚步。
……
如今,通过美丽山东建设,城市、乡村、湖泊、海洋的面貌焕然一新,正在逐步成为文旅经济、生态产业的靓丽名片。通过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赋能,相信山东的生态环保事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责编:马婉莹
审核:张辛
责编:张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