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72变”小山楂成就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3

/ 11/03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金秋时节,山楂又红。在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庞家庄附近的山上,6万多棵“小红星”山楂树迎来第一个丰收季。

“这是我们3年前新栽的山楂苗,今年头一年挂果,以后产量会越来越高。”庞家庄68岁的亓全顺收完自家的“小红星”,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卖给了本村的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亓宪瑞,既是庞家庄的“土著”,也是山沟里的“能人”。

庞家庄人祖祖辈辈靠卖花椒、山楂之类的山货为生。亓全顺说,以前山楂行情不稳,最低时不到一毛钱一斤,连年卖不上价,村民们纷纷伐树当柴烧了。当时正在上海外企工作的亓宪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城里流行山楂干泡水消食败火减肥,各种山楂零食价格不菲,农民为啥就赚不到钱?作为全村第一个考出去的本科大学生,亓宪瑞辞掉工作回村创业,跟小山楂较上了劲。

“果农没有定价权,就难挣到钱。”亓宪瑞意识到,必须发展第二产业,提高附加值,从卖初级农产品向卖深加工产品转变,同时用创意打开市场。创办食品加工厂、成立种植合作社、研发冻干山楂干等产品,注册品牌、研制设备、寻求销路、发展电商,他要带领乡亲们把满山的山楂树变成“摇钱树”。

如今,小山楂上演“72变”——

冻干车间内,4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生产冻干山楂干。新鲜的山楂速冻至-35℃,然后在真空状态下汽化脱水,保持原有的色香味。这是奶茶品牌“沪上阿姨”定制的大订单,价格比普通的烘干山楂干高出三倍以上。新研发的山楂粉,附加值则提高八倍。

定制车间内,工人正为北京同仁堂等药企生产药用山楂干,每个山楂只用中间的一片,并按照严苛的标准加工。

亓宪瑞说,最初的山楂干靠自然晾晒,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他们购进烘干设备,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加工,如今又新上了冻干车间,鲜果年加工量从最初的100吨增加到20000吨。产品种类也从一个品种,发展到果干、蜜饯、饮品三大类近30个品种,覆盖了从食用到药用全部的山楂制品,就连山楂核也能卖给饲料厂制粉。

和很多村庄一样,庞家庄的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困境。从2012年开始,亓宪瑞招聘年轻大学生进村上班。如今,每天有辆班车从莱芜城区满载50多名大学生到20公里外的庞家庄上班。“人家都是村里人到城市打工,我们是城市人到村里上班。”进村10余年的大学生王秀娟说。

大学生亓萍曾就职于一家重工企业,转行“卖山楂”后,她把工业营销策略引入农业市场,陆续跟国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小山村的山楂产品进入上市公司、零食头部企业的供应链,还首次出口到日本,卖到了印尼、荷兰、美国等国家。“00后”大学生王艳则负责直播带货、电商销售,一群年轻人把庞家庄打造成了“电子商务特色村”。

依托庞大的加工销售能力,这个小村里的山楂干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很高,省内的山楂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10月开始,山西、河北等山楂主产区的鲜果源源不断送到这里,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

“不光做给农民看,更要带着农民干。”作为农民眼里的“大能人”,亓宪瑞被推选为村支书,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山楂之恋”省级田园综合体,投资4.69亿元建设了2万余亩的“山楂产业王国”,流转了4000亩种植基地,建设了研发中心、加工中心、培训中心……不起眼的小红果变成了致富果,庞家庄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当年砍树的村民和亓全顺一样,又重新栽上了山楂树。亓宪瑞免费向周边6个村的村民发放了6万多株“小红星”树苗,签定15年的保底收购合同。

满山的红山楂又引来了新项目——研学科普教育。9月底,济南市莱芜区第二实验小学组织了一场山楂树下的研学活动,孩子们采摘山楂,参观山楂博物馆……亓宪瑞和他的团队开始发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让小山楂更红火。


责编:

审核:孙翔

责编:孙翔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