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许炳棋 淄博报道
如果秋天来淄博旅行,一定要去博山。在这里你将开启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沿着山路,走在田间,欣赏山水风景,品尝鲁菜佳肴,穿梭在各类陶琉博物馆……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去博山大街小巷感受陶琉与烟火气的浪漫碰撞,去感受在炼火中涅槃重生的陶琉文化产业,去感受这个小城最美的季节。
产业焕新彩 陶琉大小件供不应求
从初春到仲夏再到深秋,淄博“爆火”后,博山的陶琉大观园也“火”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他们看到了这里的古窑、匣钵,感叹于陶琉老市里的琳琅满目、陶釉琉彩,甚至可以亲手体验一把烧制琉璃。
小葫芦挂件、豆芽摆件、琉璃苹果……各种网红陶琉大小件供不应求,这让博山各个琉璃生产制造企业的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金祥琉璃是当地众多琉璃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公司总经理袁世祥很是感慨:“最近有不少团队来到企业搞研学,也有很多外地游客打听着过来购买我们生产的工艺品。人气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使我们更加有勇气、有底气坚持做下去。”
同在窑火腹地的雨点釉博物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对雨点釉的原料、配方、成型、烧制及各项理化指标潜心研究,继承传统技艺,吸纳现代技术,不断研制釉色纯正、结晶效果极佳的雨点釉珍品。雨点釉传承人周祖毅说道:“我曾经也问过自己如何提高雨点釉的知名度,让人们逐渐认识和欣赏雨点釉,我认为,当雨点釉逐步走向民间百姓的茶台、餐桌、博古架,而不是仅有少数人的孤芳自赏时,雨点釉的传承和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旧貌换新颜 颜神古镇重燃千年窑火
除了陶琉大观园,坐落在博山区山头街道的颜神古镇历经多年的潜心雕琢,已成为博山乃至淄博的一张崭新名片。走进颜神古镇,一砖一瓦尽是窑火匠心,陶琉与烟火气的浪漫碰撞,仿佛触摸到一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脉搏。
颜神古镇内有13座保留完整的古圆窑和300多座明清建筑群,还有散落的大宅、怀旧的工厂,在后期开发中,植入了现代休闲业态,
不同年代元素的碰撞,在这里找到了相得益彰的契合点。既古老又时尚的颜神古镇,一步一景,轻松一拍,便是大片,对于喜欢分享的达人们而言,这里是必打卡地。
据了解,保护陶琉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陶琉文化,一直是当地政府开发、发展的宗旨。颜神古镇所在地古窑村经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发展探索后,白衣庙窑炉、山头明清建筑群、侯家楼等文物建筑的修缮、传统街巷的修复、古树名木保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多项保护整治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与实施,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历史建筑物的活化利用,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
资源禀赋 猕猴桃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这个季节来淄博博山,一定要吃猕猴桃,碧玉果子,酸甜可口,回味无穷。
在淄博博山源泉镇源北村,1个合作社、192家农户、534亩果园、年产430万斤猕猴桃、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小小碧玉猕猴桃早已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2021年,淄博博山源泉源北福禄山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2022年,随着500亩智慧农业标准化产业园区建成,利用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的优势,使合作社所有的果品品质有了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源北村村民刘庆玲正在冷库旁装车送货,她告诉记者,过去日子清苦,有时孩子上学交学费都是问题,后来在政府鼓励下,她也开始种植猕猴桃,一种就是13年,日子越来越好,再后来加入了合作社,有了统一的宣传和推广,猕猴桃的价格和销路都不用发愁了。
“销售方面主要是先以个人销售为主,如果自己卖不出去,可以纳入合作社,入冷库统一销售。”博山区源泉镇源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中华说,这样就保证了村民的收入,可以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经过社员们的共同努力,目前合作社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万余元,销售范围包括上海、北京、安徽等地,通过线上互联网销售猕猴桃300万余元,线下销售700万余元。目前,他们生产的富如山牌猕猴桃主要以鲜果批发销售为主,产值以逐年上升趋势稳步前进。
秋意渐浓 在山城一起纵情山水
吃过烧烤、猕猴桃,看过陶瓷和琉璃,再漫步红叶柿岩,纵情山水之间,放眼望去,万亩红叶气势如虹,如火似锦,只道是“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2020米玻璃水滑道穿梭山间,与景相融,欢乐无限。
这里不仅是旅游度假区,还是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红叶柿岩通过联合周边和尚房、姚家峪、恶石坞等9个村,打造了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核心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覆盖1267户3885人。
红叶柿岩立足优势、优化思路,坚持“创建一带、发展一线、带动一片”的发展理念,实施集中连片打造,充分挖掘博山齐长城、陶琉、饮食、红叶等文化记忆,植入文化内涵,链接高端资源,融合先进设计理念和运管方式,创新搭建平台载体,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深秋已悄然问候,湛蓝的天空、碧玉的湖水、似锦的红叶,见一面吧,在博山,在山城最美的季节。
责编:田泽文
审核:李玉梅
责编: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