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周学泽
村村有好戏,好戏连台;好戏响村村,村村精彩!
9月20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一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举行。
三涧溪村曾是有名的穷村乱村,高淑贞到三涧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以党建为引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招商引资、腾笼换业,走出“二产带三产促一产”的富民强村新路。
三涧溪村的变化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个缩影。启动仪式上,和收获鱼虾的东平湖渔民连线对话,和沂蒙山区八百里绿色生态养护人连线对话,和鲁西北平原上粮食丰收的农民连线对话……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绚烂的千里乡村图徐徐展开。
村村有好戏,同一主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共走致富路;村村有好戏,戏戏有不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第一个“同异”合奏: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主心骨,在工作实践中,又创造各种“解渴管用”办法。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靠的是强大的组织力。乡村振兴,要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党支部领唱是常态,但具体组织方式因时因地而变。
在淄博沂源,党建共同体成为乡村振兴新推手。乡村青壮年进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有产业的村比较强,但散小弱的“空心村”也不少,单靠过去一个村的村支部已经无法完成乡村振兴任务,该县推行“党建共同体”建设,以6-8个村为基本单元,构建片区“抱团”发展的党建新格局。共同体书记和委员都是乡镇干部和村支书兼任,定位是功能性的,作用是协调引领性的,强化扁平化管理片区的力度,适应县域经济区域融合发展新需要。
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山东的一个重要创举。山东发挥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干部联系面广的优势,连续选派干部到农村一线挂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刘昌法是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的“第一书记”,他扎根基层9年,担任过4个村“第一书记”,记录80多万字的“驻村笔记”,带领4个村700名贫困群众脱贫。“第一书记”,蹚出了具有山东乡村特色的奔小康之路。
第二个“同异”合奏:提高农民收入是共同方向,但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乡村振兴“村村有好戏”,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推进乡村“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盯紧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振兴产业。产业如何发展,就要“百花齐放”。
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带领干部群众,坚持村企合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2022年村集体各业总产值38亿元,可支配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7.2万元。
相距不远的临沂沂南竹泉村,他们实施的是乡村产业与旅游一体化,形成以旅游业为引领的新型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景村一体、农旅一体,景区即乡村、村庄即景区的开发方式,体现旅游业的新方向,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
产业振兴有好戏,各地有不同:在日照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实现小国光苹果、大樱桃和乡村旅游三次产业升级,从“卖产品”转变为“卖风景”;在潍坊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从种菜、卖菜集中向技术、标准、模式输出转型;济宁邹城实施“百企联百村”行动,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按揭农业+农户” “社会资本+乡村合伙人” “党支部领办集体企业”等多种村企联动致富模式……
第三个“同异”合奏:城乡融合成为普遍选择,但方式路径各种各样。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022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其中山东城镇人口达到6559.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54%。乡村振兴主动和大城市建立紧密联系,以多种方式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在三涧溪,借助黑猪饲养,建立儿童和小猪互动区,发展草莓等采摘农业农业方面,主要目的是吸引城市客源;在淄博高青,纽澜地牛肉通过建设“盒马市”,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销量连年上涨;曹县以电商等网络经济和许多城市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汉服”“绣花”等产品源源销往城市。
“同异”合奏,体现出对客观实际和发展阶段的尊重。从共同点来看,乡村经济相对城市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必须找到发展动力点。从差异点来看,有的村多地,有的村多山,有的村近海,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同异”合奏,体现出对主观创造的尊重。基层具有首创精神和智慧,做好总结提炼推广工作,能加速乡村振兴。
村村有好戏,精彩各不同;村村有好戏,农民是主角;村村有好戏,大家一起捧!
责编:
审核:姜凯宁
责编:姜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