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让 写 作 融 入 生 活
——杨志军谈《雪山大地》创作
杨志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新作《雪山大地》。
□记者 张春宇
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以最高票数获奖。此前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山东有张炜的《你在高原》、刘玉民的《骚动之秋》2部作品获奖。此次《雪山大地》缘何能够摘得殊荣,有何特别之处?记者在与杨志军的交流中得以窥见一二。
《雪山大地》以杨志军父亲走进沁多草原蹲点、住进牧人桑杰家开篇,展现了包括父亲与母亲在内的三代草原建设者艰辛探索的足迹与生命历程。故事贯穿了雪域高原上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全景式展现现代化建设大潮中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被评论界誉为“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的现实主义力作”。《雪山大地》还在2022年同时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入选作家出版社2022年度好书。
杨志军出生于青海,在青海生活了40年,后来到青岛定居。对所生活过的土地,杨志军都怀有深厚的情愫。“我热爱青藏高原的雪山、大地、草原,到青岛后,我又爱上了这里辽阔的海洋。我的作品就是对青藏高原和青岛海洋文化这两种生活的思考和描写。我在作品中塑造它们,它们也在塑造我。”《雪山大地》之前,杨志军以青岛为背景,创作了《你是我的狂想曲》和《最后的农民工》两部小说。“我体验了青岛和青海两种不同文化和生活形态,我在作品里既可以表现青藏高原的开阔广袤,也可以表现海洋的深沉和博大。只要善于学习、向生活索取,进而提升丰富自己,就能够把握好这两种文化。”杨志军说。
对生活环境的敏感和热爱让杨志军的作品充满了细节和生命力。在《雪山大地》中,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甚至一草一木都在他的内心真实、鲜活地存在着。杨志军告诉记者,他创作《雪山大地》时既怀有使命感,又怀有危机感。“父辈已经逝去,我们这一代人也会渐渐老去。我在草原见证了父亲、母亲还有将整个人生都托付给青藏高原的人们的故事、草原牧人的生活变迁,我有义务将这些记录下来,将我的感恩之情讲给这片土地听。以文字保存记忆和历史,影响现代人们的心灵。”
马脸抹酥油以示祝福、用童谣的旋律唱祈福真言、与汉语逻辑相异的藏族牧民特有的表达方式……通过阅读《雪山大地》里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农牧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冲突。能够描写出如此珍贵的细节,得益于杨志军的“生活式取材。”
杨志军人生第一份工作,是青海日报的记者。他骑马穿行在青海的草原牧区之间,与牧民在帐篷里同吃同住,有时要在广袤的荒原骑马一整天,与牧民交流,寻找新闻线索。15年的记者生涯,凭着对草原的热爱和超凡的耐性,杨志军跑遍了青海所有的牧区,将草原的变迁与牧人的生活深深印在了脑海中,化为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
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杨志军将自己比作一位耕地的农民。“整本书的创作大概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细水长流,每天不间断地写作。”不能以“离乡者”的姿态书写记忆里的乡村,而要实地去体验和感受。杨志军深以为然,他会定期回到青海,延续自己的感情和创作。“青藏高原的雪山和冰川,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每次回到高原,看雪线逐渐下降,就能明白今年是水源丰沛的一年。这份丰沛,将会给下游带来富饶。”杨志军这份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流露到文字中,让读者感受到了草原建设者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体会到生态逐渐恢复的由衷喜悦。
从生活中发掘希望,让写作融入生活,是《雪山大地》文字充满个性与生命力的不二法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许多人将生命献给这片草原,但人们仍能像高原的花朵一样坚强地绽放。这份生命的饱满和韧性一直令我十分触动。”杨志军认为,要想写好故事,需要拥有对生活的概括和抽取能力,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独特的感悟。“我将自己对雪山大地变化的感悟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更多人,希望在我讲述父辈和同辈的故事时,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流连忘返。”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