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截至今年6月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8381.8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41.8%,比2020年提高11.7个百分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省内发电量的比重达25.3%,比2020年提高11.1个百分点;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达28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当前,山东正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组组数据,足以感受能源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澎湃动能。
“能源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在7月24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来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绿色转型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并印发实施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方案。
怎样去推进,成效有哪些?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全面提速。重点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深入推进。煤炭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关闭10处煤矿、核减1处煤矿产能,退出产能540万吨/年,30万吨以下煤矿实现全部关闭退出。煤电方面,在保障电力热力可靠接续的基础上,加快推动30万千瓦以下低效燃煤机组关停退出,统筹推进在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促进煤电行业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累计关停低效小型煤电机组249台、527万千瓦,完成三类改造4230万千瓦。
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新型储能方面,出台国内首个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意见,开展新型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技术路线试点示范。氢能发展方面,出台全国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科技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核能综合利用方面,建成海阳核能供暖工程,打造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并积极推动核能制氢、核能海水淡化等多元应用。
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未来将如何发力?
孙来斌透露,山东将从三个方面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着力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抢抓国家推进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山东省资源优势,加快“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加快储能示范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切实提升绿色电力消纳能力。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各类储能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
着力构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体系。加大煤矿“上大压小、增优汰劣”力度,不断优化煤炭产能结构,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提高煤炭开发技术与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统筹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规划建设和低效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加快实施在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持续降低发电能耗和碳排放水平。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聚焦大容量风电、新型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领域和方向,加快推进“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媒体记者姚昆、赵秋丽、崔兴毅、冯帆、黄小异)
责编:
审核:王云峰
责编: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