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31岁小伙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用ECMO“神器”打了一场生命保卫战

2022

06/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昊骞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济南报道

  近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使用ECMO(体外膜氧和)救治了一名年仅31岁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赵刚(化名)。

  6月7日凌晨,该院重症医护团队从管路预冲、连接、血管穿刺置管,到ECMO成功上机,用时不到1小时,就为患者搭建好了“生命的通路”。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这里离死亡很近,也离重生不远。而给予患者希望、从不轻言放弃的,正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

7日凌晨,参与ECMO救治的医护人员合影。

  气道痉挛,31岁小伙生命危在旦夕

  不足1岁就患上了哮喘,赵刚在31年的生涯中,很少能体会到畅快呼吸的滋味。

  “他小时候犯了病,我们就简单给他拿点药,后来他就自己服药。”赵刚的家人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30年来,赵刚的哮喘从未被规范治疗过。

  今年6月初,哮喘再次发作。赵刚仍旧和往常一样,以为自己用点药就能挺过去,却没想到,这一次发作差点丢掉了性命。

  6月5日下午,赵刚感觉呼吸非常困难,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对,立马将他送到了山东省立三院急诊。然而,经过一天的治疗,他的症状并未缓解,6日被收治到了ICU(重症医学科)。

  “刚到ICU时,他憋喘非常严重,根本躺不下,只能保持端坐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姚艳粉介绍,为了尽快减轻赵刚的痛苦,他们立即给赵刚用上了无创机械通气及治疗哮喘的药物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赵刚意识模糊,医护人员紧急为他插上了气管插管,可情况仍不容乐观。

  “他因为哮喘导致了气道痉挛,呼吸机根本送不进去气。”当时,赵刚的心率和血压数值均不稳定,如果持续下去,很可能抢救不过来。生命监测仪器的报警声频频响起,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病人的死亡率接近100%!

  命悬一线间,姚艳粉和团队成员们经过缜密分析,认为唯有通过ECMO让患者的肺休息下来,才能争取到一线生的希望。

  “上ECMO吧!”姚艳粉立马安排值班医生与赵刚的家属谈话。经商讨,家属同意给赵刚使用ECMO,争取最后的生机。

使用ECMO救治现场。

  团队齐上阵,打了一场生命抢救仗

  为了更好地救治,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全员上阵。6日23点,科主任姚艳粉紧急叫回了5名医生,全体医护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紧密配合。

  “从护士预冲管路开始,医生这边就开始准备消毒、铺单,同时准备穿刺的管子。”她介绍,医生要同时在赵刚的颈内和股静脉置管穿刺2根管子,每根管子都需要2名医生同时操作,“不能等上面的大夫穿刺完再接着穿刺下面的,因为管子很粗,里面容易形成血栓,因而必须同步。”

  置管结束后,第5名医生立马使用超声初步确认管路的位置。与此同时,护士将ECMO机器运行好。

  “置管没问题!”随着这声确认,机器正常运转了起来。

  这是一场成功的生命保卫战。此时,已是7日凌晨1点。

  “机器正常运转后,我们要确保它的转数、流量都没问题。”姚艳粉说,赵刚在使用了ECMO仅几分钟后,呼吸就有了明显改善。经过医护人员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他的症状逐渐好转后,才给予固定管路。

  在使用ECMO之前,赵刚动脉血里的二氧化碳分压持续超过了115mmHg,而普通人体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仅为35-45mmHg。经过ECMO不到24小时的治疗,赵刚的二氧化碳分压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而且他正在平稳恢复,二氧化碳潴留、严重低血氧症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率从最快的150次/min降到了90次/min,血压也基本稳定。

ECMO正常运转。

  2名医生和2名护士要同时守护在病床前

  值得注意的是,ECMO治疗的后续管理问题也是一大关卡,比如在抗凝时可能会面临出血/血栓的问题,转机时可能会出现的溶血问题,置管则可能造成的感染问题等。为了顺利闯过这道关卡,重症医学科一直保证同时有2名护士和2名医生守护在赵刚的病床前,根据监测指标随时调整机器的参数。

  在姚艳粉看来,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因为每个人对于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只要患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责编:王乐双

审核:冯世娟

责编:冯世娟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