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开年大会”强调创新,山东要放什么大招

2022

02/08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举行。与以往的“开年大会”比较,这次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要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要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要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十大创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十大创新”,本报将连续推出十组报道,开篇关注“科技研发创新”。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创新引领未来,实干成就梦想。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对在我省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隆重表彰。大会的成功召开,对于动员和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使命、不负嘱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坚定不移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是习近平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一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在坚定不移抓好既有工作部署基础上,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加压奋进、攻坚克难,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也要看到,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各项工作任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一系列部署安排,关键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有了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有了充沛动力和活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和支撑。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抓住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牛鼻子”,我们就一定能奋力走在前、开创新局面。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关键要立足我省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比较优势熟稔于心,短板弱项了然于胸,动力活力有效激发,以此为基础谋创新、求突破,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工作起来才能更加顺畅、更加有力、更加有序有效。今天的山东,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等等,这九大比较优势,清晰呈现山东厚实底座,为我们指明了创新可资利用的资源和寻求突破的方向。我们一定要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看清发展基础,增强发展信心,做到让优势更优、长板更长,积极推动迭代更新,探寻转化路径,努力把比较优势变成发展胜势。要从补齐克服短板弱项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找到改进创新的切入点、着眼点和发力点,努力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从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努力形成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必须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努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不单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创新,而是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的创新,这是更高的发展目标,也是更高的发展要求。省委着眼发展全局,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十大创新”,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抓住了事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站上新起点,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一批创新项目、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开展一批创新试点,统筹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全社会形成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创新精神需鼓而不泄,创新火炬要旺而不熄。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创新引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技创新活力如何充分释放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①

  □ 记者 赵洪杰 刘兵  李子路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就难以赢得竞争新优势。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十大创新”之首,提出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开展重点环节攻关,突破创新难题。

  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要围绕哪些重点环节进行攻关?怎样才能突破创新道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持续提高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山东将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投入强度,列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任务。

  政府投入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具有引导和放大效应。2019和2020年,我省每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都达到了120亿元,是2018年的3.75倍。在此基础上,2021年又同比增长10%,达到了132亿元。我省确定,今年再增长10%,达到145.2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

  如何在增加政府投入中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省财政厅一方面将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征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财政后补助等普惠引导政策,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财金政策联动,健全财政、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政策联动长效机制,加大科技财政股权投资实施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破解融资瓶颈,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向创新领域。

  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离不开有效载体和平台。我省提出,要发挥好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推动研发创新取得新成效。

  “创新是干未来的事情,没有现成路可以走,只有不断实践探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说,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山东产研院逐步搭建了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已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达到322个,带动社会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符合山东产业发展实际、符合产业技术创新规律、有利于技术商业成功的创新发展之路。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高水平实验室是源头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是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省争取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3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个以内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1313”基础研究平台布局。

  截至目前,全省建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省实验室6个,省重点实验室260个。“我们将重点抓好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并争取有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山东布局。同时,进一步指导有关市围绕生物制药、医用材料与高端器械、功能材料与绿色化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科技资源,做好省实验室工作筹建工作,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尽快完成省实验室建设布局。”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说。

  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唱“主角”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看来,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最灵活、最高效、最可持续。“企业始终身居市场竞争一线。歌尔深耕声学、光学、微电子等前沿技术,诸多细分领域能做到世界第一,很大原因是对市场需求的灵敏洞悉。”

  让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站稳“C位”、唱好“主角”,必须为企业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推动一系列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创新氛围愈发浓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科技型企业队伍群体的持续壮大:2021年,全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2.89万家,是2019年的2.9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是2019年的1.8倍。

  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企业科研创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研发产品层次不高、缺少龙头企业,一些中小型企业面临项目支持少、创新资源有限等问题依然突出。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企业主体培大做强,既是我省‘稳中求进’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有力途径。”唐波介绍,今年山东将聚焦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其他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同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更大力度支持骨干科技型企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促进更多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引领全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中梗阻”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不顺不畅,依然是很多高校和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打通“中梗阻”,改革和市场化是两个关键词。

  近年来,省科技厅以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重点,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推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目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8家试点单位赋予长期使用权60项、所有权29项。

  “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科技人员激励、正职领导持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唐波表示,今年计划在8家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在省级层面再选择一批高校院所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试点经验,激发源头供给,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结合是很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去年底,赛轮集团全球首发“液体黄金轮胎”,其采用高性能橡胶新型材料EVEC胶(液体黄金)生产,在油耗方面表现突出,引起业内强烈反响。

  我省提出将开展“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这让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仲雪感到很振奋。他同时兼任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在橡胶产业上下游一共有20多个专业,依托这些专业的研究所,我们形成150多个产品公司,把国家课题变成了项目,把项目变成了产品,再把产品变成产业,形成了橡胶产业完整的、市场化的产学研链条。”

  今年,我省将支持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创企业,成果转化的突出瓶颈是融资难、融资贵。

  如何破解?去年底获批建设的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在为破解这些难题蹚路子、作示范。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冯毅举例说,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探索构建“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日前,山东海逸生态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入驻大厦后,通过这一服务体系,从齐鲁银行科创支行拿到了总额近7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为企业扩大经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们将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特点和需求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打造全周期、全要素的扶持政策体系,真正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竞争力。”冯毅说。

  (□参与采写 王健 赵国陆)

  做优科技创新全周期生态链

  □ 评论员

  新春开年大会上,省委聚焦“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提出“十大创新”,并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摆在首位。这不仅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全省上下加强科技创新的一次有力动员。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成绩的得来,无不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但也要看到,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动能转换还需加力。只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发展优势重塑,才能为数字变革、产业生态等其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的科技创新,不仅是关键技术的比拼,更是创新体系的较量。只有创新链上各个环节、要素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全面突破。省委着眼研发投入、科技载体、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将科技研发的每一个环节统筹起来考虑,贯通起来推进,抓住了事关科技创新的关键和要害。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整个创新链条的升级再造,我们就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改革动力的释放。从过去的跟跑型转向引领型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遵循原始创新的内在规律,从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等进行系统改革。省委围绕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制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扩大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范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尊重创新规律,加大改革力度,我们必将为科技创新铺就更为坚实的发展轨道,营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生态。

  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

  培育学研转化优质载体

  □ 记者 孙源泽 纪伟

  设施蔬菜一直是临沂的特色农业产业,但经过多年发展,设施大棚的短板也暴露了出来,尤其是在缺乏轮作的情况下,大棚内土壤经过多年种植后存在土壤板结、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临沂市与浙江大学展开合作,共同建设了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针对种业种苗、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大健康等现代农业技术展开研究,助力老区农业发展。

  2021年,该院喻景权院士团队研发的轻简化无土栽培SAS技术在沂南县、费县等地成功推广使用。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该技术实现了亩均投入成本降低6000-8000元,平均增产17%以上,并且大幅提高了设施蔬菜的品质。

  在蔬菜加工方面,该院绿色智能供应链研究中心与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蔬菜速冻及商品化处理与智能供应链体系构建”的研究,在蔬菜速冻保鲜、自动化加工、智能化低温储藏和冷链物流等方面取得突破,获“山东省2020年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截至项目中期节点,已为企业年新增利润201万元。

  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项专利减少柴油机碳排放

  □ 记者 孙源泽

  加强科技研发,企业是重要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柴油发动机汽车在怠速或者刚起步的阶段会排放出浓浓的黑烟。这是由于柴油燃烧不充分和内部喷油构造技术欠缺导致的。在国际上,通常采用“高压共轨系统”这项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该技术长期由国外几家企业掌握。

  位于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研发。从2019年底开始,该公司和山东大学针对高压共轨技术中需要的基础性材料——非调质钢及其锻造热处理技术展开科研合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终于在去年以塑性成型技术为基础,结合新材料、热塑模拟、增材制造、热处理、精密机械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成套的高压共轨关键零部件技术解决方案。金马工业集团总工程师赵昌德介绍,配备高压共轨系统的柴油发动机碳排放可减少20%左右,整体性能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该产品已申请专利22项,已进入产业转化阶段,预计为企业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

责编:

审核:李云霞

责编:李云霞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