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10/26新华网
手机查看
作为农村教育培训的一个老法宝,乡村夜校正在青岛胶州市焕发出新活力。
文|高利平 编辑 高雪梅
提升思想、学习技能、增长本领、表达诉求、参与治理,作为农村教育培训的一个老法宝,乡村夜校正在青岛胶州市焕发出新活力。
2021年,胶州市依托现有村级活动场所,先后在75个村打造村党组织领办的乡村夜校。夜校课程设置全部由村民投票选出,包括育婴师、面点师、电焊工、叉车、传统秧歌、法律知识讲堂等培训班次。
2021年8月31日,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新村村民在夜校学习中式面点制作。(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这些“接地气”的课程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技能水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乡亲变同学
“这是我的叉车证和电焊证,都是在村里的夜校学出来的,有了这俩证,工资比以前高了,找工作也更好找。”9月27日,李全岗展示自己的“双证”。
李全岗是胶州市胶北街道店子新村后寨网格的村民,他早就想考个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却苦恼于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城里上课离得又远。
2021年年初,村里开设了乡村夜校技能班,李全岗第一个报了名,很快就学完课程并考取了证书。如今,他在一家上市企业工作,月收入8000元。
店子新村利用夜校开展电焊工技能培训。(胶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活越来越少,村民们想找份工作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大都面临打工缺技术、想学没时间、培训费昂贵等诸多现实制约。
胶州市因地制宜推出村级夜校,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通过“先培训、再拿证、后退补学费”补贴政策,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参加培训,实现了坐在家门口,就业技能免费学。
目前,胶州市各“乡村夜校”已累计开课354次,培训1.2万人次,鉴定各类技能人才1571人。
越来越多像李全岗一样的村民尝到了技能培训的甜头,晚上7点开始的夜校课程几乎场场爆满,不少没报上名的村民纷纷要求“加塞”。
掌握了一技之长,增收就有了保障。参加培训的妇女考取育婴师中级技能证书后,有的走出家门当上专业育婴师,开始“凭本事吃饭”,最高月工资达到15000元。
乡村夜校不仅给村民带来技能,更为农村带来产业。后寨网格依托技能培训的成果成立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出“红色研学”“后寨花饽饽”等特色产品,开办半年就有1500余人次来到后寨红色基地研学,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也得到优化。“在夜校上过课的村民不仅个个‘身怀绝技’,素质也普遍提高了,从乡亲情变成了同学情,换一种身份去看待问题,邻里矛盾也减少了。”后寨网格书记徐光明说。
茶余饭后,乡亲们讨论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变成了技能学习和服务村庄治理,夜校成了乡村幸福生活的助推剂。
三级师资库
9月22日晚,在胶州市里岔镇张应新村的夜校微课堂上,2000亩的种植订单谈成了。
“前期我们初步和里岔镇政府签订了5000亩的订单种植框架协议,看到咱们的夜校培训模式,我们决定将2000亩的订单就放在张应新村。”利群集团负责人叶乃贵说。
在乡村夜校建设中,里岔镇积极邀请合作龙头企业来到“乡村夜校”现场,讲授企业经营方向、购销需求等,搭建起农民、合作社、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和沟通交流平台。
胶州市里岔镇张应新村通过乡村夜校与利群集团签订种植协议,并进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胶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乡村夜校就是一个大平台,既可以把各种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又能凝聚人心,让老百姓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村庄发展中,焕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祝春雷表示。
在村里上夜校,老师都来自哪?
胶州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市镇村三级师资库,将农业农村局等17个市直部门的业务专家,镇街的领导干部、站所负责人,以及各村“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等全部纳入师资库管理,同时对接培训机构,根据村民实际需求改进课程,更多注重于实践,激发老百姓的学习兴趣。目前已储备700余名师资力量、23家培训机构。
里岔镇属于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耕地面积11.5万亩,主要经营大田农业和设施农业。
聚焦推进规模种植、发展现代农业,里岔镇重点邀请农业部门专家开展涉农政策、农业技能培训,组织镇内模范家庭农场及部分合作社负责人,讲解关于蔬菜、水果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胶州市里岔镇张应新村乡村夜校特色精品课-富硒蔬菜种植技术现场教学。(胶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里岔镇安家沟新村党委委员荆世新是胶州市大白菜研究所所长,在培育富硒白菜、富硒萝卜上有独到之处,被纳入了乡村夜校市级师资库。
在课堂上讲完理论后,荆世新经常组织感兴趣的村民到自己的基地“实训”,已累计为1200余名群众送上技术支持,成为田间地头活跃的“土专家”。
乡村夜校实行“点餐式”教学,以增强夜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调查问卷对辖区内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将“思想政治”“惠农政策”“技能培训”等10类“微课程”,以及开课时间、频次等列入调查范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问卷填写,边调研、边宣传。以“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为目标,根据群众所想、所盼、所需科学设置夜校课程。
治理新路径
随着乡村夜校在新村中铺开,夜校的人气越来越高。胶州市因势利导,发挥夜校特有的亲民属性,开设“共商议事微课堂”和“纠纷调解微课堂”,让邻里乡亲有个地方“说知心话”“拉家常呱”。
从7月开始,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新村矫戈庄网格决定修建排水沟渠,但因赔偿问题矛盾丛生。
“村里修水渠,俺家菜园子就被占用了,应该给点补偿吧。”“咱村儿一下雨就到处积水,这次得好好修修。”“俺家的不用赔了,修排水渠是好事嘛。”……
8月2日晚上,村民代表们聚集在星光乡村夜校“共商议事微课堂”,各抒己见。矫戈庄网格党支部书记薛巧慧对村民集中反映的问题一一答复,并向村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修建排水渠的重要意义、资金来源、工期安排等事宜。
通过举手表决,村民代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需要疏通挖开的部分不予以赔偿,并梳理出需要疏通的地方共38处。很快,排水沟渠工程开始动工。
“8月31日,部分村民反映,在入户的过程中施工方进度太慢,路面坑洼,影响了大家出行。”“9月底,19座过水涵洞已经建好,秋收临近,等待村民将沟底粮食作物收割完成后再继续进行路面平整工作。”薛巧慧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工程进展和每一次的议事成果。
“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似‘小事情’,但若处理不当,常会激化成大矛盾,不仅影响邻里关系、村庄和谐,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些‘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村民遇事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渠道。”薛巧慧说。
如今,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群众诉求等问题,“乡村夜校”即时“开课”介入解决,并由新村综治中心党支部主动参与调解,将矛盾摆在桌面上,把事情说明白、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把各类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群众的事无小事。办好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发声,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群众才能心里更敞亮。
“现在村民们非常喜欢走进村委大院、走进夜校,村庄也变得越来越和谐。”薛巧慧说。
在胶州市,开办“乡村夜校”的村,纠纷调解率由35%提高到85%,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探索了新的路径。
(作者为中共胶州市委组织部干部)
责任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