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岗位上的劳动者|“90后”新农人:温室里忙育种

2021

02/14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 本报记者 刘磊

  本报通讯员 孙文 张伟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日光玻璃温室内,技术员于海胜格外忙碌。

  “90后”于海胜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老家天津的他已经到淄博工作两年了。这个春节,响应国家号召,他决定留在淄博过年。

  “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最让我回味的是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于海胜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这是他头一次在外过年,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挂念。

  前几天,刚刚收获了加代小麦。眼下,于海胜正忙着将成捆的加代小麦翻晒晾干。“温室小麦加代技术是用温室培育小麦,缩短育种周期的常用小麦育种方法。在北方气候条件下,大田一年只能种一季冬小麦,而育成一个小麦品种需要8到10年,通过温室小麦加代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小麦育种进程。”于海胜介绍,小麦翻晒晾干后,还要对小麦的单株高度、穗形进行考察,以利于下一茬小麦的播种培育。

  一番忙碌下来,已是下午两点。手机铃声把沉浸在工作中的于海胜唤醒,是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擦擦额头的汗,拍了拍衣服上的土,于海胜才将电话接起。

  “中午吃啥好的了啊?”母亲问道。往年大年三十,于海胜一家从下午两点就开始准备包水饺。今年儿子头一次在外过年,做母亲的不免担心。

  虽然母亲在电话里满是日常的唠叨,但此刻的于海胜却是最幸福的。

  挂掉电话,于海胜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从山东农业大学引进的一批环保昆虫正处于试养阶段,这是禾丰种业计划开启的新科研项目。“环保昆虫、授粉昆虫、植保天敌昆虫形成‘三虫联动’的循环农业新模式,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可有效降低农药使用。”望着这批小小的昆虫,于海胜的眼中闪烁着亮光。

  春节里的坚守虽然辛苦,但在禾丰种业的两年间,育种专家赵檀方、全国劳模朱俊科等一批优秀的农业专家勇攀科技高峰的拼搏精神已经深深打动了他。于海胜坦言,从事农业的每一天自己都是快乐的,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利用春节假期,获得小麦育种工作中的第一手数据,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再累也值得。

  完成一天的工作已是晚上六点。准备回宿舍的于海胜与迎面走来的朱俊科打了个照面。“这个是你嫂子包的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赶紧趁热吃了。”朱俊科从车上拿下盛满了饺子的保温盒塞到于海胜的手里。

  天南海北农业人,最是温情中国年。远在海南收粮的公司总经理朱俊锦也打来电话送上春节的祝福。一天踏实的工作让即将跨年的于海胜心里更有底气,浑身充满干劲儿。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于海胜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

责任编辑:陈凤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