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视频︱美味!舌尖上的“海蜇”是这样做出来的

2020

07/27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又是一年海蜇丰收季。7月26日,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海蜇美食节在黄山码头开幕。

海蜇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母,含有丰富的碘、钙、磷、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被列入中国“海产八珍”之一。

黄山社区位于崂山东麓,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社区附近海域有一条海沟,是最适合海蜇繁衍、生长的聚集地。黄山海蜇美食文化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从建村之初渔民们就靠海吃海,世代和海蜇“打交道”。从过去简易的手工抓捕到现在的网具捕捞,从过去单一的海蜇皮到现在的海蜇里子、脑子、爪子等多样化深加工,已形成了宴会上的一套全席“黄山海蜇宴”。

捕捞加工海蜇是黄山社区渔民世代传承的技艺,渔民们在船上熟练地对海蜇进行分离,不一会功夫,海蜇里子、爪子、脑子、头、皮等被分类运送上岸,海蜇里子、爪子、脑子直接进锅热焯,焯熟后的海蜇里子看上去像羊肉,爪子像一个个撑开的“黑色小透明伞”,脑子则变成了透明偏白的颜色;头和皮被浸泡在明矾的池子和盐水桶中,经过处理后被加工成海蜇头、海蜇皮。

从码头到渔家宴,一个个近百斤的大海蜇从捕捞、分离、岸边加工、厨师制作、成菜上桌,这个过程不到两小时,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成就了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产业链,也体现出这个渔村的特色美食文化。

据悉,渔民们从码头到捕捞区域,只需要15分钟,个个都是捕捞能手。捕捞海蜇的渔网,网口大小都在17-18厘米之间,能够有效避免小型海蜇、鱼等生物被误捕,不会影响其他海洋渔业资源。

目前,黄山社区共有20艘渔船,每艘渔船出海一趟最多能捕捞海蜇4000余斤,每艘船一天出海2-3次,黄山社区一天可收获海蜇15万斤左右,整体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小幅提升。

据黄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隋忠芳介绍,社区共有40余户渔民从事海蜇相关工作,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加上渔民的辛苦劳作,根据每年海蜇丰收季的具体情况,一户渔民收入最高8-10万元,平均6万左右,一家渔家宴可净增收20-30万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招婷婷 董志刚 李璐 报道)


责任编辑:李云霞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