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选手质量参差不齐,过度娱乐化失去观众,大众化搏击赛事IP“变现”路漫漫

2019

12/25
来源:

经济导报

作者:

记者 杜杨

手机查看

近日,四川成都擂台赛出现赛手伤亡事故。受访人士反映,这种大众搏击赛事组织水准参差不齐,经常需要“拉人头”凑选手,赛手明佳新的意外身亡或与此有关。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大众搏击赛事中仅有昆仑决、武林风等顶尖IP具有市场影响力,更多的处于“塔身”“塔基”的赛事,则沦为赞助商的定制宣传媒介,很难通过IP打造盈利。

虽然当下赛事运营难以盈利,但搏击运动还是越来越被大众认可。格纳搏击俱乐部负责人、曾多次组织大众搏击赛事的张力就认为,“未来搏击发展的正途,就是建立在社会认可之上,并通过运营逐步告别附庸,成为真正能挣钱的IP。”

初学者怎么

上的专业擂台

“你花钱来学搏击是为了什么?是想成为擂台上的赢家?还是想靠打拳挣钱?”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员、裁判员、振强武术搏击俱乐部总教练穆国强,向经济导报记者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明佳新,回答可能无外乎“强身健体、以拳交友,外加朋友圈耍帅”。也可能正基于此,才初学搏击一个月的他,决定站上擂台。

穆国强表示,在振强俱乐部,初学者首先会被安排学习赛场礼仪,然后是基本的出拳练习,锻炼到一定程度后再练习打靶,“等到有了基本的防御意识后,才可以进行对打练习。”他还特别强调,“练习时绝对不允许出腿。”

实力差距肉眼可见,“青铜”又是怎么匹配到“王者”的?张力给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朋友圈,其中几条都是求推荐参赛选手的,而且项目、级别等描述非常详细,唯独对实力的要求比较笼统,“现在这种大众化搏击赛事有很多,经常‘缺选手’,偶尔也会‘拉郎配’,所以初学者真有可能被拉上擂台凑数。”

“当然我自己推荐的选手必须有相应的实力,绝不可能推荐拳龄1个月的初学者。”张力强调。

而作为搏击教练,穆国强也经常接到推荐选手的邀约。他表示,振强俱乐部对学员的学习课时、身体机能都有科学的量化标准,只有达到了相应的标准才能开始更高一级的训练;推荐参赛的则是最高级别的学员,“至于拳龄一个月的初学者,正对着空气练习出拳呢!”

有赞助商

没IP的比赛

几年前,穆国强曾受邀执法过一次“搏击国际对抗赛”,在选手做准备活动的时候,他注意到有个日本选手动作非常专业,身体机能也很强,“一看就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参赛选手。”

然而比赛打起来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位日本选手露出了明显的破绽,在一位中国选手接连不断的进攻中,干脆利落地倒地,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在赛后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中,这位中国选手被塑造成了偶像;但我觉得赛事的过度娱乐化,让观众受到了愚弄。”穆国强如是感慨。

这届“搏击国际对抗赛”的主办方是一家饮料企业,而且比赛也仅举办了这么一届。

“几年前,有个搞房地产的朋友希望通过组织赛事宣传他们楼盘。”张力也组织过不少类似的大众搏击比赛,“有了赞助,我就联系了几个搏击俱乐部,请他们推荐优秀学员,而且还请到了省队的陪练员,水平非常高。”

在张力这种专业人士操盘下,比赛非常成功,选手很安全,也没出现“暴打日本拳王”这种过度娱乐化的操作,“赛场气氛热烈,楼盘增加了曝光率、出场选手都有收入,一场比赛,多方共赢;当然,如果再娱乐化一些,可能气氛会更热烈、曝光度会高、赞助商会更高兴。”

即便如此,这种多赢的比赛也只进行了一届,因为楼卖完了,也就不需要曝光度了。

与之相对的,明佳新参加的名为Monster PWC的博击赛事,反倒连续组织了几届。公开信息显示,该赛事最初是“几个人年轻人凭爱好搭建的平台”,后来发展壮大,并致力于发展成国内最有民间号召力的搏击赛事,而且还标榜:从他们平台走出过拿过泰国拳场金腰带,以及站上昆仑决擂台的拳手。

张力认为,Monster PWC有点摆脱赞助商,走固定赛事IP运营的意思,“现在国内运营不错的搏击赛事IP,耳熟能详的也只有武林风、昆仑决等少数几个;但现在看来,Monster PWC可能也办不下去了。”他表示,目前大众搏击赛事运营的核心还是赞助商,自己运营赛事IP困难重重。

大众化搏击赛事

如何发展

“花钱来学搏击是为了什么?”开篇穆国强提到的这个问题,正困扰着一位带孩子来振强俱乐部试听搏击课程的家长,“我不希望孩子走专业道路,也不希望他打架,但孩子很喜欢学武。”这位家长表示。

穆国强回忆自己在求学时,曾跟足球选拔班的学员踢过比赛,“他们还没踢过我们。这是因为搏击能开发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实际上其他项目运动队,也喜欢从搏击学员中选队员。”

除了能开发身体机能、衔接多项运动外,穆国强还认为,练习搏击的孩子面对困难很专注,也很勇敢,“这些品质会让学员终身受益,不管他未来是否从事搏击运动。”

在了解到练习搏击的优点后,这位家长高高兴兴地给孩子报了名。

除了小学员,振强俱乐部多数学员还是成年人,穆国强甚至还带过老年学员,“成年人学搏击可以强身健体、舒缓压力;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等项目,延年益寿;我们俱乐部还对接市体校,能推荐高水平学员走专业化道路。”

“总之,搏击是一项很开放的项目,学员能多方面受益,非常适合大众参与。”穆国强说,振强这样的俱乐部,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植根社区、服务大众。

张力也注意到,近年来搏击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赞助商愿意慷慨解囊,“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场比赛邀请我参与,可以说这个市场越来越大了。”

当市场越来越大时,大众搏击赛事也就有了“以我为主”、摆脱“以赞助商为核心”的可能,“我发现在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赛事公司,这些公司自己选拔选手、打造人设,还专门配备了外教。”张力表示,“这样的公司组织赛事,水平当然更高,选手匹配和更合理。”

“大众搏击赛事IP化运营是趋势。”他如是判断。

穆国强也有类似的判断,但他同时表示顶尖赛事IP,与多数处于“塔身”“塔基”的赛事应该形成联动,“‘外围赛事’向顶尖赛事输送选手,后者则从组织、资金等方面扶持前者,将这个市场一同做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