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今日冬至|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2019

12/22
来源:

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2月22日12时19分进入冬至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第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据文献记载,在早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天时间渐长,故又有“冬至小阳生”的说法。冬至到来,天气越来越冷,从冬至起,便开始进入“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便进入春天。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冬至历史悠久,周代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冬至便为“小年”,秦汉时期有“冬至为小年”之说。清代古籍《清嘉录》记载“冬至大如年”,冬至的地位可见一斑。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元代诗人马臻的《至节即事》描述了冬至的场景。在古代,冬至是个热闹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团圆过节,祭祀祈福。《周礼》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是说,在汉代冬至前后,朝廷上下会安身静体,商旅停业,边塞闭关,择吉日举行“贺冬”仪式。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冬至这天,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普通百姓,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缅怀先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古人写了很多描写冬至的诗词。唐代诗人韩偓的《冬至夜做》中写道:“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意思是,在冬至,作者看到笛子中的葭灰飞了出来,想必这个时间梅花树的南枝一定会开放早梅花。荒野上应该枯草转绿,天上冬云渐渐开。那些冰凌不要阻塞河流,因为从此时起,大地阳气开始增多,又一个轮回了开始。明代诗人张炜写冬至:“阴逢剥处自阳复,否到极时须泰来。霜剪草茸寒欲断,日烘梅粉暖全开。”颇似今天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中医认为,冬至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不同时节要进食恰当食物。冬季人们为御寒,习惯进补而日常少动,体内易生热生痰,食用萝卜能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要注意需经常调换蔬菜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所需元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蒋兴坤整理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