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苗绣技艺文化传承人赴滨州阳信鲁绣传承创新大会寻求合作

2019

12/2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12月20日,在2019中国鲁绣传承创新大会上,一位身着苗族盛装的中年妇女,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她,就是来自中国贵州凯里欧东花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欧东花。

  欧东花,1969年出身于贵州省施秉县马好乡马号村一个苗族家庭,自幼学习传统苗族刺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个人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际艺术优秀奖、贵州省多彩贵州能工巧匠总决赛特等奖、商品设计一等奖、凯里市银博会优秀作品金奖等诸多奖项,共计20余次。获得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黔东南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模范、黔东南名匠,2015年凯里市三八妇女劳动就业模范等荣誉称号,是贵州省苗绣技艺文化传承人。

  三十多年的日积月累,欧东花所收集的民族服饰和工艺品越来越多,对于传统珍贵的民族服饰,她舍不得出卖,留下珍藏,堆成几大堆。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几十年中,她看到珍贵的民族服饰大量往国外流失,她十分痛心。更让她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通讯的快捷,生活的改善,深藏在大山里的苗族文化受到大文化的影响,逐步走向消失。动因在于苗族年轻一代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大多流向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都市,衣着时尚,对本民族做工复杂的服饰,尤其是刺绣,桃花等工艺不再接触,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没有了危机感。如果民族服饰的消失,这个民族的标志物也就消失了。

  欧东花心灵手巧,由于从小学会刺绣,基础相当好,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认真研究各种刺绣中的针法,学习和借鉴别的绣法,现在她已熟练地掌握以苗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堆绣、叠绣、贴绣、马尾绣、破线绣等等绣法。

  欧东花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这次来鲁绣传承创新大会上一来是宣传自己的产品;二来是想和优秀的阳信荣绣绣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据我了解,荣绣有着先进的生产工艺,如果能将我们这种手工制品合作生产,将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赵旭 王忠才 苏培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