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2/18济南日报
手机查看
“没想到随手一抽,就抽到了隐藏款”;“最近收获的两个小可爱,超萌”……即便在深夜,潮流玩具论坛、小视频中,还有不少人发布各种盲盒的消费心得。其实,在很多买家眼中,并不在乎盲盒中究竟是玩偶还是恐龙,他们只关心开出的是否是可以盈利几十倍的“宝藏”。
盲盒能炒、鞋子能炒,就连星巴克的猫爪杯都能炒,多元消费需求催生了各类创新业态,这是否代表在年轻一代眼中“一切皆可炒”?面对日益盛行的各种炒作,消费者应当怎样看待?
盲盒实体店
二手交易价格可翻数十倍
“入坑半年,花了一万多……”在盲盒爱好者刘欣欣的家中,橱窗中展示着一排排盲盒玩偶,“最初因为颜值,后来开始围绕隐藏款,因为不仅有收藏价值,价格往往比一般正常盲盒高出数倍。”
其实在“盲盒圈”中,花费上万元并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有媒体报道,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在盲盒潮玩上4个月花了20万;还有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万购买盲盒。
盲盒究竟有多热?记者走访济南盲盒市场一探究竟——在经十路一处大型商业综合体内,3家盲盒实体店竞相迎客,店内都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盒子。“单个售价29元79元之间,年轻女性消费者居多。”一家店员拿起盒子介绍道,“抽中哪款玩偶,全凭运气。”
隐藏款人偶玩具价格不菲,热门品种都在千元以上。根据闲鱼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闲鱼上共有30万盲盒玩家进行交易,每月发布的闲置盲盒数量较2017年前增长320%。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发现,销量较好的盲盒可以月销万件以上,其中隐藏款价格更是高达上千元。在闲鱼平台搜索发现,一款圣诞系列隐藏款,单个售价达1888元,浏览次数678次,有4人表示“想要”。
炒鞋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济读大三的小闵是潮鞋、潮服爱好者,“曾经专门跑到上海买限量版球鞋,有时没出店门口就有人竞价回收。”限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文化,更是潮牌笼络年轻消费者、提升商品附加值的绝招。
2019年2月,星巴克推出“猫爪杯”,一开售便成为网红。“一个玻璃杯能卖多少钱?但结果却超乎你的想象。”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当时从某购物平台查询发现,原价199元的杯子,甚至有人标价近千元出售。
2019年6月,优衣库发售与KAWS合作款商品,多个城市实体店出现钻门、扒模特衣服等行为,线上发售不到几秒钟就全部售罄。随后,原价99元的商品迅速被炒到200元至400元。
这两年,小闵也偶尔加入炒鞋队伍。“炒鞋流程很简单,就是限量球鞋低价入手,在网上平台高于原价售卖即可。”与机构炒手不一样,他只专注耐克的限量AJ系列,“碰巧能赚个零花钱。”“炒”货恐怕会“凉凉”
对于这个“被炒热”的行业,小闵并不看好,“肯定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并且,目前线上销售的限量运动鞋高仿太多,而且真假难辨,这也是小闵坚持去专卖店买限量版的原因。
10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指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止“炒鞋”乱象事态蔓延。
其实,盲盒经济同炒鞋相似,都是基于收藏的文化潮流。可以预见,炒鞋所衍生出来的一些乱象,比如中间商刻意购买囤货、人为制造稀缺性,同样可能在盲盒经济衍生的二手交易市场上演。
“这些本身都是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不具备金融产品的属性。”供职于一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理财顾问晁女士表示,面对不断崛起的“潮经济”,有必要提醒年轻人节制消费、避免成瘾。“监管部门也应及时规范和清理,保证新兴行业良性运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