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今日话题|把时间还给中小学教师

2019

12/17
来源:

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12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其中,《意见》提出要大幅精简文件和会议,减少50%以上教师考核等事项,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宜。

谁“抢”走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新华社文章指出,评比考核过多、无关社会事务进校园、频繁抽调中小学教师等,是“抢”走老师时间的几大因素。比如,不少社会工作都搞“进校园”,写材料、填表格,方案、成绩、总结、配套的留痕图片、视频一个都不能少,部分教师被逼成“表哥”“表姐”;又如,扶贫大过教学,扶贫任务过重且缺乏实效;再如,在线负担繁重,各种APP下载、公众号关注、朋友圈点赞、网络问卷答题等在线负担被硬塞给老师……给老师减负刻不容缓了。只有学校和老师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减少学生负担。

让教师拿出更多精力教书育人

12月17日光明日报文章指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书育人是他们的天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需要他们俯下身来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需要立言立行,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让广大教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应当相信,教师的非教学工作负担越来越轻,随之而来的将是教书育人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加充足和充沛。

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

12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文章指出,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职业负担,是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负担。要减掉的,是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一是要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二是要减社会事务进校园。三是要减报表填写工作。四是要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除人社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之外,避免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无关培训活动。

“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12月17日新京报文章指出,那么,无关事项为何能长驱直入到校园?从表面看,是职责界线划分不清晰所致;从根源看,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惹的祸。要想标本兼治,一方面,要明确教育教学老师与非教育教学职工的职责范围,让管理的归管理,教育教学的归教育教学。同时,规范、合并、取消一些无关事项,坚决禁止交叉重复、随意布置;另一方面,治理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对那些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要从阶段性、突击性考核,转变为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与管理。

当然,关键是要明确界定哪些事项与教育教学无关。若要区分与教学无关的事项,倒是容易,但要想区分与教育无关的事项,却很困难,因为教育的范畴相当广泛。比如扶贫,中小学及教师运用校园和课堂,通过扶智方式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贡献,就不是在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如果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的界定不清晰,就会直接影响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的成效。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需防地方部门“乱摊派”

12月17日新京报文章指出,减负20条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它所要求的对象,不仅是教育部门,而是面向“各地区各部门”。因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地方各级领导也要带头示范,非教育部门更要形成自觉,不随意将无关工作摊派给学校、教师,做到“能不打扰的坚决不打扰”。对相关要求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还应按意见所规定的严肃问责。当然,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基层的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的“牵连”。据此来说,只有彻底根治基层不良作风,才能为教师减负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